危老難民2〉50多歲陳姓夫妻

都更20年談不攏,鄰居想撐到最後拿最多

都更20年談不攏,鄰居想撐到最後拿最多
作者:林鳳琪
攝影:陳之俊
日期:2019-08-09

光台北市,50年以上老屋就超過2萬棟,相當於近24萬人暴露在居住危險之中。

來到台北市南京東路鬧區的一個巷弄裡,一眼望去,整個街廓,盡是鐵皮加蓋的低矮平房。這裡白天是熱鬧的市場,入夜,人潮散去,老鼠、蟑螂橫行,彷如兩個不同世界。

陳先生夫妻倆是這裡的居民。曾經,他們盼望過都更成功,盼著有新房子住,但盼著盼著,後面大樓一棟棟都蓋起來了,僅剩他們這一排八戶二層樓的老房子,還孤伶伶的等待改建曙光。為什麼重建之路這麼難呢?夫婦兩人一開始看見記者來訪,充滿敵意與不信任,但話匣子一打開,還是滔滔不絕的分享他們看到的問題。

你到底是誰?問這麼多做什麼?我怎麼知道你真的是記者,不是來搞破壞,分化我們的?

我們這一排房子快60年了,你看隔壁屋頂都長樹了,牆壁裂開、屋頂漏水,而我們這棟也整修好幾次,才勉強能住。

都更談了快20年 看盡人性貪婪

你問我怎麼不都更?我們這一排,從我媽媽的年代談了快20年了,沒一次談成。到最後,連建商都撐不下去,他們原本買來「插旗」的房子,前陣子還被法拍了。

我們夫妻倆50幾歲了,這幾年都更過程,讓我們看盡人性貪婪。三角窗說他的位置最好最值錢,要多分;中間的說,沒有我,你們基地不夠完整,蓋不起來;大家都想撐到最後,拿最多。所有都更會走投無路,都是這些原因,但你別影射我們這裡,不要害了我們跟鄰居的和諧。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媽媽最後對都更徹底絕望。最近聽說危老改建條例很夯,政府鼓勵地主自建,台北市更有成功案例,自己一棟也能蓋,我們才重燃希望。這陣子,我們聽了好幾場說明會,也問了很多人,危老改建推動師、建築師、工作站、建經公司、建商等。

我跟隔壁鄰居已有共識,能整合最好,不行,就自己蓋,設計圖都畫好了,這次一定要成功。

關鍵字:政策公共安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只求老厝改建,能跟天上阿爸說「厝蓋好了」
我不是釘子戶,只是不想讓房子「被吃掉」
政府金援危老屋重建 每戶最高300萬保證融資
林鳳琪

林鳳琪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