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段時間的傳統菜市場,環境通常髒亂不堪,滿地汙漬髒水,空氣飄散著腐敗氣味彷彿就像宿命,甩也甩不開。
然而,1992年成立的台北市天母士東市場,卻打破了傳統市場共有的陋習。
走進大門,空氣難得清新,毫無臭味,所有攤商皆自律,攤上的商品擺放得整齊,賣魚賣肉的,血水髒水更不會到處亂濺。
尤其自2017年5月後,市場經由台灣設計師凌宗湧、郭俠邑等人為首成立的「美好關係」團隊,邀集台灣設計師與中國設計師共同改造,攤位煥然一新,呈現濃濃文創風,一夕暴紅,成為年輕人打卡拍照的熱門景點。
這個老菜市場,怎能有如此大的改變?幕後關鍵人物,是自治會會長許桂招。今年68歲的她,原是大門口花店老闆娘,賣花資歷超過30年。
2010年她當選會長後,就開始啟動改造運動,手段頗為強勢,才花了幾年,就讓環境整個翻轉過來。
許桂招回想菜市場尚未經過整頓前的樣子,環境髒到在門口就能聞到臭味。「以前有個客人都只敢把車停在門口,請我把花送出去,因為不敢進門,實在太臭。」以前的環境,就跟其他傳統市場沒兩樣,地上都是汙水、天花板掛滿蜘蛛網、攤位上蒼蠅滿天飛、廁所充滿尿騷味,倘要上廁所,都必須把褲管撩起來,小心翼翼的上,否則會沾得褲管都是。
因此,她當上會長最為倒楣的就是菜市場清潔工。廁所之所以會髒,是因為長年缺乏管理,清潔工隨便掃一掃就下班,之後,她要求清潔工只要是上班時間都不准偷跑,隨時要進廁所巡視,只要有髒汙必須立刻清掉。菜市場會臭,是水溝長年清不乾淨,清潔人員只是隨便掃一掃。但許桂招說,以前清潔工薪水低,又是外包,怎會好好清?
最後,市場清潔工改自聘,提高薪水,她更親自帶著清潔工在晚上休息時,掀開水溝蓋,把陳年髒垢清掉。看得到的她都管,看不到的,許桂招也整頓。就像菜市場的屋頂,幾乎很少人會上去,所以堆了眾多雜物,她卻要求屋頂淨空,要種花花草草。
強勢的作風也惹來不少麻煩,但她仍堅持。例如,清潔人員換了一批,「每個都說,以前會長都沒在管,輪到我就管那麼多!」許桂招說,甚至有清潔工因為多念了幾句,竟然揚言要告她誹謗。
除了清潔工外,起初攤商對她也頗有怨言,例如,每個攤位前原本都畫一條線,規定商品與雜物不能超線,但這條線以往根本沒法執行,都是畫假的,到了許桂招手上,卻是大力執行,常常惹得攤商在會議上跟她對罵。但時至今日,經過整頓後的市場,因為環境日趨整潔,竟漸漸吸引外來年輕人前去開咖啡店,所以在菜市場買菜買累了,更可以買杯咖啡休息。
三年前進駐士東市場的攤商「珍奇豆宴」,是攤位轉型的第一攤,無論賣蔬菜或水果,彷彿是百貨公司櫃位,也因為生意好,在市場內已有三個攤子。
合伙人之一謝朱蘭,過去曾是科技公司主管,因為科技業不景氣所以轉賣水果,創業第一站就選擇落腳此處,「我們也看過其他菜市場,但大多很髒,只有士東不同,所以選擇這裡,」她說。
因為士東的環境改善後,促使美好關係團隊,主動找上許桂招,想進行美化傳統菜市場的挑戰。
不少人皆疑惑,美好關係為何選擇士東?畢竟台北市菜市場很多,環境髒亂急需改進的更多。美好關係的回答是,士東攤商相對其他市場思想進步,所以雀屏中選。
當時聽消息的許桂招,心情頗是雀躍,有免費的設計為何不要?其他攤商也樂見其成,但開完說明會後,竟然不少人給予冷眼,「他們認為,賣東西賣這麼久,設計師為了收納與美感,把他的東西亂擺亂放,以後生意還怎麼做?」
所以當美好關係團隊剛開始進入市場丈量攤位時,許多攤商都愛理不理。
最後,經過協商,只保留19間真心配合的攤商,在2017年5月22日當天,集結中原大學、台東高工土木工程學生,還有兩岸設計師,一日之內將攤位完成翻修。翻修後的攤子每個都別出心裁。比如說,店齡20餘年的123水餃攤,原本店鋪燈光清冷,店內收納動線亂,經過改造,店鋪色調溫暖許多,牆上釘上木製收納櫃,攤上再拉一盞燈,整個亮起來。
還有臘腸店、乾貨店,都用竹編元素,凸顯傳統古早味的在地味道,處處都能見到設計師的用心。
2018年9月將卸任的許桂招,還要繼續想辦法讓菜市場更進步,才會有年輕人願意接手、願意來逛,傳統才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