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房屋稅2.0 改革一:多屋族非自住房屋稅上升
●房屋稅2.0 改革二:自住房稅率調降為1%
●房屋稅2.0 改革三:空屋出租房屋稅享優惠
●房屋稅2.0 改革四:繼承房屋稅負擔大減
●房屋稅2.0 改革五:建商銷售餘屋房屋稅有期限福利
●房屋稅2.0 三大自住要件須同時符合
●房屋稅2.0 計算公式與標準
●房屋稅2.0 繳納6大管道方式
●房屋稅2.0 忘記繳怎麼辦?
圖/取自Pexels。(示意圖)
房屋稅2.0新制最顯著的變革,即是非自住房屋課徵更高的稅率,並採用「全國歸戶」與「全數累進」的方法計算。也就是說,不再依各縣市來分開計算,而是將一人名下於全台的非自住房屋加總計算稅負,法定稅率約調升2%至4.8%。
舉例:小璇的房屋持有概況
地區 | 持有戶數 | 修法前稅率 (縣市歸戶) | 修法後稅率 (全國歸戶) |
---|---|---|---|
台北市 | 2戶 | 2.4% (依台北市內2戶計算) | 4.2% (依全國總計5戶計算) |
台中市 | 2戶 | 2.4% (依台中市內2戶計算) | 4.2% (依全國總計5戶計算) |
宜蘭縣 | 1戶 | 1.5% (依宜蘭縣內1戶計算) | 3.8% (依全國總計5戶計算) |
為保障國人基本居住權,房屋稅新制特別設下「全國僅一戶自住房」的優惠門檻,即凡納稅人與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全國僅有一戶且供自住使用者,房屋稅率由1.2%下調至1%。
舉例:小璇的情況
持有情況 | 修法前稅率 | 修法後稅率 | 稅率變化 |
---|---|---|---|
全國單一自住 (符合現值限制) | 1.2% | 1.0% | 降低0.2% (享有優惠) |
持有2-3戶自住 (任何現值) | 1.2% | 1.2% | 維持不變 (不享優惠) |
此外,房屋稅2.0新制也鼓勵空屋活化,因此,若非自住房屋出租且申報租金達標,可享稅率下修優惠,從基本的2%至4.8%,降至1.5%至2.4%;若供公益出租或社宅用途,稅率最低更可降至1.2%。
舉例:小璇的房屋持有現況
使用狀況 | 戶數 | 修法前稅率 | 修法後稅率 |
---|---|---|---|
自住房屋 | 3戶 | 1.2% | 1.2% (維持不變) |
空置房屋 | 7戶 | 1.5% - 3.6% | 2.0% - 4.8% (稅率提高) |
使用狀況 | 戶數 | 修法前稅率 | 修法後稅率 |
---|---|---|---|
公益出租 | 1戶 | 1.5% - 3.6% | 1.2% (享最優惠稅率) |
一般出租 (達租金標準) | 2戶 | 1.5% - 3.6% | 1.5% - 2.4% (享優惠稅率) |
維持空置 | 4戶 | 1.5% - 3.6% | 2.0% - 4.8% (稅率提高) |
同時,為體恤因繼承產生的非自願持有,房屋稅2.0新制也將繼承共有的非自住房屋,排除適用最高稅率,改課1.5%至2.4%,最高稅率比原制度減少三分之一,大幅減輕繼承人稅負。
舉例:小璇繼承房屋
時間點 | 適用稅率 | 說明 |
---|---|---|
修法前 | 1.5% - 3.6% |
|
修法後 | 1.5% - 2.4% (最高降低1.2%) |
|
最後,為促使建商加速釋出餘屋,房屋稅2.0新制更設有「合理銷售期」,即2年內,期間稅率優惠為2%至3.6%;逾期未售,則適用最高4.8%。
舉例:小璇建商餘屋持有現況
持有期間 | 戶數 | 修法前稅率 | 修法後稅率 |
---|---|---|---|
2年以內 | 4戶 | 1.5% (統一稅率) | 2.0% - 3.6% (差別稅率) |
超過2年 | 6戶 | 1.5% (統一稅率) | 2.0% - 4.8% (差別稅率提高) |
房屋未出租或供營業使用。
所有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實際居住,並完成戶籍登記。
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合計全國持有不超過3戶自住房屋。
未符合上述任一條件者,即使為自用住宅,也將被認定為「非自住」並課徵較高稅率。
由於,房屋稅繳納期間從2025年5月起至5月31日(遇假日順延至6月2日)止,因此,未依時繳納房屋稅者,將自到期日次日起,每逾期3日加徵1%滯納金,最高加徵至10%(最長30日);一旦超過30日仍未繳清,稅捐機關將得以移送強制執行,嚴重恐影響納稅人信用與財務狀況,詳細資訊可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Daniel Brubaker。(住宅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房屋稅2.0新制5月開跑,全台近來也迅速刮起一波設籍潮,顯著的帶來人口登記的變化。
如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突破971萬戶,創下歷史新高,年增逾44.5萬戶,增幅達4.8%;但每戶平均人口數卻降至2.41人,創下歷史新低。
對此,有專家剖析,該現象應與新制規定「自住房須設籍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才能適用1.2%優惠稅率關係密切。即為避免適用2%起跳的非自用稅率,不少多屋家庭選擇策略性分戶設籍,將配偶或子女的戶籍遷入未設籍房產,以符合自住條件。
圖/台中市政北七路一景。取自維基百科。攝影者Foxy Who (^∀^)/,CC BY-SA 3.0。
循此,以台中市為例,年增設籍戶數高達7.3%,為六都之冠,但每戶平均人口數年減6.2%,縮減也是六都之最。此現象,不排除與當地重劃區新建案交屋潮,以及小家庭、高通勤族進駐息息相關。
故專家還特別提醒,對於新設籍戶數暴增、適用新稅率計算的民眾而言,尤其是短期內完成設籍、尚未建立繳稅習慣者,更須特別留意繳納期限,避免因疏忽產生滯納金甚至強制執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