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於台北都市叢林裡的歷史古蹟「戴炎輝寓所」,雖源於日治時期,不過,由於當初入住的台大法學教授,也是後來台灣第一位台籍司法院長——戴炎輝,眼界獨具國際觀,除了讓居家美學東西合璧外,住所建築風格也和洋折衷,從屋外一片片日式磚瓦透露出歐美建物的典雅,到屋內四處可見的日本木造設計佐入西方雅緻元素,都讓百年後的現代人今日目睹,依舊賞心悅目。
圖/輝室提供。
然而,更令人感佩的,不僅是「戴炎輝寓所」的外觀之美,還有建物內承載的非凡文化意義。
相信台灣法律人都知道,戴炎輝是奠定台灣近代法學深厚根基的靈魂人物,也是1970年代推動本土一系列深遠影響司法改革的關鍵推手。
圖/蔡炆璇攝。
1955年起,就在國立臺灣大學從事法學教育的他,正是在寓所書房內,日以繼夜地整理人生最重要的學術貢獻之一《淡新檔案》,把1776至1895年淡水廳、台北府等地,近兩萬件極其珍貴的行政與司法史料詳實記錄下來,帶給後世難以撼動的法學寶典,也成為全台唯一現存,研究清代台灣歷史⾏政、司法、社會、經濟第一手資料。
圖/蔡炆璇攝。
而時至今日,這位肩負台灣司法傳承重任,以經典之作造就百年無數司法人才的偉人,人生故事也隨著戴炎輝寓所的精心修復,以老屋新生之姿再度為世人傳頌。
圖/輝室提供。
由鍾永男建築師事務所攜手本事空間製作所,耗資近3千萬,以長達3年半時間再造的戴炎輝寓所,日前正式從老宅轉為餐廳,並以「輝室」之名蛻變重生,以全新面貌迎接訪客。
圖/輝室提供。
對此,「輝室」團隊負責人雷婷婷就以成功打造「二條通.綠島小夜曲」咖啡店的經驗侃侃而談,坦言「修復老屋的過程繁雜,但房子是隨著時間改變的有機體,承攬古蹟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戴炎輝先生的故事」。
因此,她選擇透過庶民餐飲,讓建築載體以最大開放度的姿態聚攏人群,充分運用從裡到外的空間,以飄香的方式,傳達自己對台灣法學傳奇人物的敬意。
圖/台北古亭餐廳「輝室」完整保留百年共生共融的3顆老樹。蔡炆璇攝。
同時,雷婷婷也堅持完整保留與「輝室」共生共融的3顆百年老樹,以及室內兩座完好如初的木製書櫃,因為上頭每一格斑駁的編碼標籤,全由戴炎輝親筆手寫,是彙整《淡新檔案》的寶貴載體,文資重要性難以言喻。
圖/輝室提供。
圖/台北古亭餐廳「輝室」完整保留兩座完好如初的百年木造書櫃,因為上頭每一格斑駁的編碼標籤,全由台灣司法奠基者戴炎輝親筆手寫,是彙整《淡新檔案》的寶貴載體。蔡炆璇攝。
此外,「輝室」餐廳內,亦陳列著戴炎輝一家三代特別提供的文物用品,如他親手撰寫的手稿、書法、字畫,還有日常最珍視的收藏品和擺件,種種都讓入內的民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老時光輝煌時刻,以及早期台灣社會濃厚的懷舊氣息。
圖/台北古亭餐廳「輝室」完整保留兩座完好如初的百年木造書櫃,因為上頭每一格斑駁的編碼標籤,全由台灣司法奠基者戴炎輝親筆手寫,是彙整《淡新檔案》的寶貴載體。蔡炆璇攝。
另一方面,由於「輝室」建築物有百年歷史,於2017年(民國106年)正式登錄為直轄市定古蹟,因此主導此次老宅翻新工程的建築師鍾永男坦言,要依據歷史建築原有形貌來進行保存與修復的難度非常高,原因是「修復過程在『修舊如舊』的嚴格文資審查框架下,著重平衡古蹟保存與現代功能需求」。
圖/輝室提供。
尤其,他提及古蹟本體原為宅第,在不符合餐飲營運需求的條件下,不僅需要調整入口位置,同時還必須在原有庭院的後方,新建占地約17坪的廚房與吧台設施,並以平頂過廊的方式巧妙連接古蹟本體,以確保新舊空間能無縫串聯。
然而,這些考驗也不過只是冰山一角。由於「輝室」總腹地166坪內的原古蹟本體,有高達6成受損嚴重,特別是屋瓦部分,想重建又維持原來的樣貌,著實難上加難。
圖/輝室提供。
不過,多年幫助老屋獲得新靈魂的鍾永男無懼挑戰,為維持「輝室」最原始的木造結構,他特別將兩面斜式的人字樑屋頂,以及屋架、屋瓦層層解體,再以現代材料與相同工法抽換復原,其他如紅磚外牆、白色多層線板與柱頭,則保有明治維新時期帶入日本的歐洲古典洋風,體現和洋折衷的建築語彙。
圖/輝室提供。
至於「輝室」內煥然一新的格局,鍾永男也別出心裁地讓原來待客用的「西洋館」,以及私下生活空間的「和風宅邸」共融,希望前往用餐的民眾,都能一睹日式牛眼窗與八角洋風天花板的風采,挖掘當時上流社會階級和洋並存的流行文化。
圖/蔡炆璇攝。
圖/蔡炆璇攝。
值得一提的是,鍾永男還用心營造日式建築最看重的生活機能——「空氣流通」,藉由不同貼有唐紙的不透光襖門、秀麗紙障子門及格柵、通氣木窗等設計,輕巧的區隔空間,同時不減氣息的傳遞與流動。
圖/輝室提供。
而「輝室」的文化傳承,亦不只體現於建築上,還延伸至餐飲理念。餐廳經營團隊特以「餐酒辦桌」為概念,巧妙拆解並重組台灣傳統美食,透過當代餐飲手法,將豐盛的在地食材與傳統熱鬧的辦桌文化完美結合。
圖/輝室提供。
這種創新的詮釋方式,除了將台灣人熟悉的本土風味升華為新時代台灣菜,分為午餐、下午茶與晚餐三個時段供客人選擇外,菜單設計也完整呼應寶島飲食文化精神,將分享版的大菜轉化為精緻版的晚間套餐,且每一道菜色與名稱都蘊含深意。
圖/輝室提供。
如餐點從帶有「前程似錦」美意的台南官田菱角麵包開始,搭配創新的苦茶油油醋取代傳統義大利油醋,在味蕾間鋪陳出淡雅的風土滋味。
圖/輝室提供。
而名為「月見光明」的料理,則取材自台南經典蝦仁飯,透過可愛的半熟鵪鶉太陽蛋與蝦風味脆餅,使鹹香口感層層遞進。
至於甜點「步步高昇」,亦選用台南日曬的井仔腳鹽滷製作豆花,柔軟滑嫩的口感帶來甜蜜如意的祝福。
圖/台北古蹟餐廳「輝室」的甜點名為「步步高昇」,選用台南日曬的井仔腳鹽滷製作豆花,柔軟滑嫩的口感帶來甜蜜如意的祝福。輝室提供。
其他如傳達台灣茶文化的「鐵觀音拿鐵布丁」,以及如春聯般令人會心一笑的「柿餅慕斯」,都暗藏「輝室」對台灣風味的層次探索,讓每一口都是對台灣文化的深情致敬。
而來到這座承載法學典範精神,百年光陰淬練出的歷史建築中,相信每一位民眾在用餐之際,都不僅僅感受到味覺的饗宴,而是展開一場穿梭古今的文化旅程。
圖/輝室提供。
如同「輝室」業者致力尋求的精神「每一場用餐都是一次文化的對話,也是一次味覺的旅程。這裡不只是餐廳,更是一座串聯記憶與創新的美食劇場,讓每位來訪的賓客,都能在味蕾之間,感受台灣辦桌文化的新篇章。」
相信在這快速變遷的年代,重現風華的老屋「輝室」,就如同一座時空橋樑,讓人們在品嚐創新台灣料理的同時,也能細品出跨越世紀的人文風韻,藉由戴炎輝先生當年在此孜孜不倦整理的復刻版《淡新檔案》,讓守護台灣法制歷史的文化精神得以延續。
台北百年古蹟建築餐廳「輝室 pān-toh」相關資訊
營業時間:11:30~21:30(週一公休)
聯絡電話:02-3322-6298
前往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1巷2號
(距台北捷運古亭站步行約6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