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都市之肺」大進化!巴克禮公園如何變身最美生態教室?

「台南都市之肺」大進化!巴克禮公園如何變身最美生態教室? 圖/台南市區的巴克禮公園,是鄰近中小學的自然教室。張智傑攝影。
作者:劉芮菁
日期:2025-02-19

在熙來攘往的台南市區,竟藏著一片生態綠洲——巴克禮公園。這座公園不只是做生態寶庫,也是台南人親近自然、放鬆身心的秘境。這座東區最大的綠地一度荒廢、復甦,如今在長榮大學與多個民間團體的努力下,蛻變台南最具代表性的生態教室。其綠意盎然、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加上專業導覽與創新科技的加持,讓巴克禮公園成為台南人的驕傲。

走進台南市的巴克禮公園,彷彿進入一片荒野,很難想像自己身在熱鬧的台南市區。這座公園沒有涼亭、也沒有兒童遊樂設施,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小葉欖仁、麵包樹、落羽杉。依循木棧道走在溪邊,可以欣賞水道旁的楊柳。如果季節對了,還可以賞櫻、看螢火蟲。這片綠地已是鄰近中小學的自然教室,不時可以看到老師帶著中小學生們上課。

從髒亂死角變成自然寶庫 巴克禮公園浴火重生

然而,這座生態公園也曾有過一段悲傷的歲月。原稱「18號公園」,1990年代因為土地分屬問題遭到法院查封,一度淪為無人管理的髒亂死角,還被傾倒垃圾、廢棄物。所幸2001年起,在台南市政府、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公園逐漸恢復原有生態,並以「尊重自然」和「回歸自然」為核心,將其打造成保留荒野的自然生態公園。

另,為紀念英國籍牧師湯瑪斯.巴克禮(Thomas Barclay)一生對台南的貢獻,台南市政府在2003年將此公園更名為「巴克禮公園」。

20年下來,巴克禮公園內的小樹陸續長成大樹,充足的腹地讓綠意無限延伸,孕育出多樣的花鳥蟲魚,是台南人週末踏青的好去處,也是天然的身心療癒空間。

巴克禮公園為台南市區保留荒野景觀。張智傑攝影。圖/巴克禮公園為台南市區保留荒野景觀。張智傑攝影。

延伸閱讀

「宜居城市」再添新亮點!臺中「城南之心」如何打造融合藝術的綠地標?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巴克禮公園之所以如此熱鬧,除了民間團體的努力外,也有賴於長榮大學的加入。2019年起,在台南耕耘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多年的長榮大學,加入了認養巴克禮公園的行列,並於同年向台南市政府工務局承租公園內閒置已久的自然環境教育中心,成立「根與芽行動學堂」向民眾推廣環境教育。根與芽學堂也培育多名推廣志工,每周二至周六於固定時段在自然環境教育中心內介紹巴克禮公園的人文生態與歷史。

現在,長榮大學積極以自然環境教育中心為據點,在巴克禮公園進行生態教育,除了與各個民間團體合作舉辦講座,還舉辦過定向越野、動物嘉年華等活動,或與高中合作帶領學生們進行服務學習,移除公園內的外來種植物、進行蝴蝶調查。藉由公民參與的力量與實際動手做的過程,讓民眾更了解環境生態的重要。

長榮大學租下巴克禮公園內閒置已久的自然環境教育中心,向民眾推廣生態教育。張智傑攝影。圖/長榮大學租下巴克禮公園內閒置已久的自然環境教育中心,向民眾推廣生態教育。張智傑攝影。

延伸閱讀

全台唯一!台南入選2025亞洲旅遊榜,「這個景點」必打卡!

科技助攻!AR互動科技為生態教育增添趣味

實際走進館內,可以看到長榮大學師生一起調查完成的生態地圖,還可以透過AR(擴增實境)互動設計,深入了解公園裡的樹木與鳥類。

這個由長榮大學資訊暨設計學院王献章師生團隊一起開發的「巴克禮公園AR應用程式」,用AR技術展示公園內各種植物、鳥類的3D模型,還結合語音導覽與8種互動遊戲,以趣味體驗讓民眾更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鳥類的習性、叫聲。

此款應用程式打造出的互動性生態教育體驗,讓王献章師生團隊在2024年獲得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的「優等」獎項。

長榮大學也將巴克禮公園融入學校課程,將公園打造成自然教室。在環境課程裡,老師帶領國際學生移除公園裡的外來種「小花蔓澤蘭」並燒製生物碳、學習計算樹木碳匯、水質監測等課程,讓國際學生在參與社區服務的同時更認識台灣在地生態,還因應ESG潮流學到綠領的專業技能。

長榮大學資訊暨設計學院王献章師生團隊開發的「巴克禮公園AR 應用程式」,為民眾打造更豐富、更具互動性的公園導覽體驗。長榮大學提供。圖/長榮大學資訊暨設計學院王献章師生團隊開發的「巴克禮公園AR 應用程式」,為民眾打造更豐富、更具互動性的公園導覽體驗。長榮大學提供。

延伸閱讀

柏林關鍵空港成庇護難民綠地!滕珀爾霍夫公園如何溫柔轉身?

長榮大學校長:公園裡每個生命躍動,都是感動的片段

目前,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也身兼巴克禮紀念公園永續經營協會理事長一職,對巴克禮公園的生態推廣不遺餘力。他強調,公園生態從花、鳥、昆蟲到人類,每個生命、每一個感動的片段,都是生命的躍動,歡迎民眾一起走進巴克禮公園,體驗生命之美。

巴克禮公園不僅是城市中的綠色寶庫,更是台南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片天地,人們可以漫步林間,感受花香鳥鳴,沉浸於荒野帶來的靜謐與空靈感。

 無論是想深入探索自然,還是單純尋找片刻放鬆,這裡都能提供一處心靈歸屬之地。未來,隨著更多公民參與和生態教育的推動,巴克禮公園將持續綻放生命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澎湖老縣長「滿血回歸」!陳光復奉獻到底,未來花火節有新面貌
台灣鳳梨酥就是狂!微熱山丘「旺來產業園區」綠地傳奇早衝國際
這種一樓客廳害台北人冷漠?無圍牆虛空間綠設計加速天龍人連結
劉芮菁

劉芮菁

遠見、城市學記者兼議題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