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高鐵站前迎來一場視覺饗宴。2025「雲林永續微燈會」於2月10日登場,活動期間共展出23組藝術花燈,結合台灣傳統花燈工藝、科技創新,並實現環境永續的理念。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此次燈會透過循環經濟、淨零減廢概念製作各燈區,實踐文化永續、農業永續、環境永續目標,歡迎全國民眾即日起至23日前往觀賞。
為推動永續發展與環境友善,雲林縣政府於2月10日至2月23日在雲林高鐵站前廣場舉辦「雲林永續微燈會」。張麗善在活動開幕式上致詞表示,雲林作為台灣的農業大縣,各燈區使用材料多採用農、漁業廢棄資材,透過各個負責團體創意與巧手,結合地方產業、文化特色,裝置出別出心裁美麗的燈區。
本次燈會活動期間共展出23組藝術花燈,每件作品均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傳遞環境保護、生態多樣性等理念。在製作上也特別採用可再利用的材料、LED省電燈泡及太陽能發電裝置來完成,結合傳統工藝與科技創新。
例如,雲林縣環境保護局與雲林科技大學陳芳如師生團隊合作完成的《竹之山鳴》,運用竹材與農業廢棄物,塑造出山林間的靜謐與生命力;團隊創作的另一花燈《竹浪之聲》,則運用漁業廢棄物如蚵殼、漁網等材料,再現雲林海岸的波濤與律動感。
圖/雲林縣環保局與雲科大師生團隊製作的《竹浪之聲》花燈,運用漁業廢棄物如蚵殼、漁網等材料,再現雲林海岸的波濤與律動感。雲林縣政府提供。
特別的是,「雲林永續微燈會」有7組花燈作品與在地社區合作,展現產業特色與永續精神。這些由社區親手製作創意花燈,也扣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
例如,雲林縣休閒產業暨藝術文化發展協會製作的《古坑光耀豐產富金蛇年》,透過燈光藝術詮釋小農經濟的生命力;古坑鄉華南社區發展協會的《耀眼國際-台灣咖啡飄香》,運用自然素材打造燈飾,展現古坑咖啡魅力與環保意識。莿桐鄉孩沙里社區發展協會的《樂花海神饌米.幸福快樂孩沙里》更結合音樂、花海與神饌米,營造童趣與永續氛圍。
圖/華南社區「耀眼國際-台灣咖啡飄香」運用自然素材打造燈飾,展現古坑咖啡魅力與環保意識。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外,雲林縣沁窟ㄚ腳文創發展協會《沁窟ㄚ腳的起源》透過花燈技藝記錄下崙社區的「聾龍故事」,展現文化技藝與傳統故事之美;麥寮鄉海豐社區發展協會的《豐蛤日蜊》以潮間帶生態與白海豚為設計主題,呈現傳統漁村文化魅力與永續漁業的共存;元長鄉五塊社區發展協會的《世代共融・老少樂融融》則透過農廢與回收創作,傳遞不同世代間共享美好環境及永續生活。
圖/海豐社區「豐蛤日蜊」以潮間帶生態與白海豚為設計主題,呈現傳統漁村文化魅力與永續漁業的共存。雲林縣政府提供。
張麗善表示,雲林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與自然資源,今年的燈會除了展現地方特色,更透過光影藝術詮釋對未來環境的承諾,希望透過燈會讓更多人關注環境永續,並將這樣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活動現場除了大型花燈以外,也推出「大手牽小手~北港鎮國中小花燈彩繪」活動,展出700多個學生親手繪製的花燈。主辦單位也在六、日週末共舉辦10場DIY手作體驗,涵蓋「榔炭多肉植物組盆」、「舊布再生DIY」、「永續紙玫瑰花擺飾」、「雲林永續食農桌遊體驗賽」四大主題,帶領民眾體驗環保永續、食農教育。
圖/「大手牽小手~北港鎮國中小花燈彩繪」展出學生彩繪的700多個花燈。雲林縣政府提供。
「永續微燈會」活動期間,雲林縣政府鼓勵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高鐵乘客可免費搭乘高鐵快捷公車(斗六—虎尾),另有北港虎尾線的台灣好行到北港欣賞燈會原鄉燈區。此外展區內不僅有作品可以欣賞,還有許多互動式設施,有互動拍立得可以留下美好的紀念。
雲林永續微燈會活動資訊
時間:2月10日至2月23日 17:30~23:00
地點:雲林高鐵站前廣場(雲林縣虎尾鎮站前東路301號)
DIY手作體驗:線上報名
高鐵快捷公車接駁時間:
高鐵站發車:07:10~23:30,每班車間隔約20~30分鐘。
雲林科技大學發車:05:45~22:35,每班車時間約30~4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