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的美國總統大選於台灣時間11月6日進行開票。川普在選舉大勢底定後,特別出面向支持群眾表達感謝之際,也提到「說真的,我相信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政治運動。」
接著他還表示「我們國家非常需要幫助」,同時承諾自己上任後必當修復一切。然話鋒一轉,川普更強調「這對美國人民來說,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將使美國再次偉大,真正迎來黃金時代」。
圖/2024美國總統大選由川普當選。取自X@TeamTrump。
其實根據調查,川普、賀錦麗支持者所關注的議題相當不同。賀錦麗支持者害怕民主制度遭川普破壞;而川普支持者則更注重經濟與移民政策,而這也是美國社會當前一大痛處,因為經濟每況愈下、通膨問題難解是這幾年美國人的共感,自然讓川普在這次選情中成功尋得施力點。
圖/2024美國總統大選,賀錦麗以敗選收場。取自X@VP。
此外,近幾年美國LGBT族群、女性權益高漲,甚至被認為到「過頭」程度,即便川普觀念守舊,有著大男人主義,發言經常透露出歧視女性意味,但只要他關注的是人民「錢包」政治方向,依然可獲得廣泛認同。
另外,民主黨的部分,特別是賀錦麗,因為針對加州州長任內推動的政策走得「太左」,或多或少也增加了選民疑慮。
不過站在台灣的國安立場來看,美中競爭關係的大格不變,即便表現方式不盡相同,但支持台灣仍是美國兩黨的共識。
對此,國安局長蔡明彥也曾在立法院備詢時提到,不管美國哪個團隊上台,國安人事的佈局,以及美國對於經貿、對中國、對台海政策的立場,都有做蒐研,結論是「不管誰當選,基本架構應該不會有太大改變」。
此外蔡明彥也提及,拜登的印太戰略佈局,有很多也是延續川普執政時的政策,換言之「長期來看,美國對印太的戰略有其延續性,當然很多策略處理細節或管理方式不盡相同,但大的基調一直都在」。
圖/川普的支持群眾。取自X@TeamTrump。
而回顧川普第一任期,不僅對台軍售11次,也走向制度化,看起來,算是對台友好。
但此次選舉時,川普還是有提到「台灣應該為自己負責」,甚至直指台灣軍費應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未來上任後台美關係如何互動?有待實際官員任命後才能約略窺見。
至於經貿方面,川普主張保護主義的路線,以美國利益為優先考量,更傾向於和個別國家進行雙邊貿易談判,確保美國能在協定中占有主導地位。
此外,川普可能也會對中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施加更激進的關稅政策,減少貿易逆差。像是此次選舉期間,他就曾拋出,要與中國全面脫鉤,甚至高喊,要對中國增加60%到100%的高關稅。
至於美國對內的經貿政策,依循「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號召,川普在稅收政策上,可能進一步推動減稅措施,透過減稅手段,促進企業擴張與投資,吸引資本回流美國、推動國內經濟成長。
事實上,這口號也牽動川普選後的佈局。川普期盼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把斷裂的供應鏈,從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手中帶回自己的國家,恢復美國製造,藉此創造就業機會。這當中,當然也包括了台灣,川普就認為,台積電奪走美國100%的晶片事業,因此得向台灣收取保護費。
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為,台灣與美國經濟是互補的,台灣晶片在供應鏈實力堅強,但美國在供應鏈上,設計才是強項。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則也表示,保護費只是選舉語言,川普終究是生意人,收保護費會影響到蘋果、英特爾、輝達、Google等國際大廠,終端產品的價格恐應聲而漲,最終衝擊到的還是自己的民意。此外,台積電在美國蓋有三個廠,對美國的安定早已存在。
圖/2024美國總統大選由川普當選。取自X@TeamTrump。
話鋒至此,劉鏡清認為,川普先前提到要對大陸企業開徵60%的稅,並逐年減少對中國大陸商品的進口,甚至還要擴大對大陸廠商華為的禁令,這些對台商來說都是好機會。
而學界、政界也普遍分析,川普這次重返執政,並非2016年的菜鳥總統,對於政府運作有更深的認知與體悟,因此,他在推動政策上預料會會更「激進」。
圖/2024美國總統大選由川普當選。取自臉書「Donald J. Trump」。
而曾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的北市議員趙怡翔則剖析,川普依法在未來不得連任,未來4年,勢必會積極貫徹對關稅、經濟、能源及外交的主張,這是台灣必須面對的挑戰,因為「當美國更加偉大的同時,勢必對台灣有利,要讓美國朋友清楚,台灣變得更加堅強,也當符合美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