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淹水到豪宅都怕原因曝!苓雅區20年沒水患挺得過康芮颱風?

高雄淹水到豪宅都怕原因曝!苓雅區20年沒水患挺得過康芮颱風?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Jonathan Ford。(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作者:方城市
日期:2024-10-30

隨著康芮颱風這幾日轉強颱直撲台灣,各地都不敢大意,加緊防颱嚴陣以待,尤其近年逢風災幾乎就淹水的高雄,真的讓當地人「被淹怕了」。對此,臉書粉專「高雄點Kaohsiungtien」10月29日就貼文,好奇颱風來襲「高雄哪一區最不會淹水?」想不到立刻引發網友熱議,留言中大家紛紛點名「苓雅區」最安全,甚至有在地人直言「從小到大沒淹水過」。究竟高雄為何這麼容易淹水?苓雅為何能躲開水患波及拿下最高票? 

其實過去20年,南台灣為紓解水患問題,各縣市都投入了相當多的治水經費,而光高雄的滯洪池數量,就從1座增加至25座,且7月凱米颱風來襲時,滯洪池還承蓄了多達近500萬噸的洪水,約是一座牡丹水庫的蓄水量,但還是無法消除南部縣市多處淹水成災的夢魘。

高雄近來遇風災就難逃淹水命運。取自臉書「陳其邁」。圖/高雄近來遇風災就難逃淹水命運。取自臉書「陳其邁」。

高雄滯洪池一覽。取自高雄市水利局。圖/高雄滯洪池一覽。取自高雄市水利局。

高雄25座滯洪池能承載近500萬噸洪水!為什麼南部逢颱風還是難逃淹水命運?

儘管,全球受地球暖化影響,極端氣候頻傳,颱風登台時挾帶的豪雨強降雨量,加上台灣遇上年度大潮,無疑是這幾次南部淹水的主因。

延伸閱讀

康芮颱風假停班停課不斷更新!全台縣市11/1正常上班上課一覽

可有專家認為,高雄、台南地區的重劃區,因填蓋了許多原來水的載體,如台南安南區、高雄小埤湖、內惟埤等,這狀況本來就容易使原來透水的環境變得不透水,導致土地失去吸納、乘載降雨逕流的能力,即使增加滯洪池也於事無補,排水、河川等水道依舊在豪雨時承受了莫大壓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圖/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

所以在地球氣候變遷下,早期的河川保護標準與都市滯洪與排水設計,都應全面重新評估設計風險與相應對策,否則當水文條件變得更嚴苛,土地開發過程的防洪配套又未被審慎檢視,一旦發生超過排水保護標準或滯洪標準的降雨事件,自然可能造成地方大面積的淹水。

延伸閱讀

若遇上鄭州豪雨,台北該怎麼辦?荷蘭水災權威AI模擬暴雨衝擊

高雄近來遇風災就難逃淹水命運。取自臉書「陳其邁 Chen Chi-Mai」。圖/高雄近來遇風災就難逃淹水命運。取自臉書「陳其邁 Chen Chi-Mai」。

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圖/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

新北汐止幾乎沒水患了,高雄怎麼還在淹水?在地網友點名苓雅區20年來沒淹過

對此,早於2020年,PTT上也有鄉民因為納悶「汐止都幾乎不淹水了,為何高雄還在淹水?」而掀起討論。

當時,許多網友也曾提及「高雄填了一大堆埤湖,花媽那時候蓋了14座滯洪池,但遠遠比不上被填平的湖泊面積」,更直呼高雄當地「清水溝真的沒屁用,拿錢砸下治水才有用」「沒做好水溝分流、水土保持,只有清水溝有啥用」,似乎已經發現滯洪池建設對於淹水問題,是治標不治本。

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圖/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

而時至今日,說到「高雄哪一區最不會淹水?」許多居民也以經驗談高呼「非苓雅不可了,住了20幾年,基本沒遇過淹水,我們公寓地下室從沒淹水過」「苓雅首選」「苓雅區。小時候有淹一次,後來修完水溝,就再沒淹了」「沒錯...我家苓雅區,歷年來沒淹過水」「+1,文化中心附近,至少40年我沒見證過淹水」「市政府附近肯定不會淹,苓雅區」。

延伸閱讀

下雨了附近是否淹水一查就知!桃園即時淹水警訊系統破水患危機

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圖/取自臉書「高雄好過日」。

不過,也有高雄其他區的網友湧入,先後留言提到小港、鳳山與前鎮一帶也鮮少淹水。

如「小港大坪頂,很有靈氣的地方」「小港大坪頂沒再輸的」「小港機場附近一帶,幾乎都不會淹」「鳳山五甲,歡迎大家」「我從出生就住五甲,我印象中沒有淹過水」「鳳山五甲啊!如果那邊也淹水,應該全高雄都在水裡了」「前鎮區很少在淹水」。

延伸閱讀

2030年北極冰就全融了?暴雨只是開端...科學家警告第6次大滅絕

高雄風災豪雨讓民眾被淹到怕!美術館豪宅區也淪陷,老司機剖析三大主要原因

反觀三民區等地的民眾,這些在高雄常遇家園淹水的苦主則直搖頭,陸續的感嘆「三民淹到怕」「夢時代附近很會淹」「蚵仔寮不會淹,直接變海」「上個月的災情還沒整理好啊」。

2024年高雄美術館一帶的豪宅區也都面臨風災後的淹水窘境。取自Threads@tamhsieh。圖/2024年高雄美術館一帶的豪宅區也都面臨風災後的淹水窘境。取自Threads@tamhsieh。

此外,Threads上還有自稱從桃園搬到高雄的網友,因為被有生以來沒遇過的水災場景給嚇壞,忍不住拍下淹水照PO文,並疾呼「身為沒有淹水記憶的桃園人,搬來高雄後被嚇到,有點不解高雄為什麼這麼容易淹水?連美術館豪宅區都淪陷了!」

而對此,粉專「高雄好過日」也曾根據《聯合報》引述一位不具名的「高雄資深工務人士」剖析,高雄今年老是淹水成災的三大主要原因,包括:

1.  高雄愛河周邊缺乏濕地,都蓋起高樓大廈,自然雨水全滿後直接淹到周邊住宅區。 2. 高雄原分為縣區與市區,兩者合併後,地下排水系統未整合,導致鳳山排水無法排到高雄市,高雄市排水也要繞過縣區排出。

3. 滯洪池周邊也都蓋起水泥公園,未發揮很好效果。 

這也再次應證,南部各縣市一面設置滯洪池、一面填平土地,無疑是不當的土地利用與管理,尤其高雄澄清湖與美術館周邊等地,在這幾次風災後水患難退,明顯是土地開發未妥善規劃的後果,也考驗著高雄市府團隊後續的應變能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南百年廠「防洪神牆」震撼萬人!不怕淹水才能阻極端氣候?
南韓暴雨洪水灌地下房淹死一家3口!《寄生上流》豪雨悲劇成真
方城市

方城市

城市學特約編輯。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