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針對近來凱米颱風侵襲所造成的災害,環境部與衛福部、勞動部特別攜手召開高溫調適對策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國內持續高溫的環境風險與因應對策。
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出席會議並接受媒體聯訪時也提出看法。他提到,凱米颱風總雨量其實和莫拉克颱風差不多,而此次災情雖嚴重,可淹水退的較快,面積也有稍微小一點,可對災民來說,災害都是一樣的。
圖/凱米颱風過境,其帶來的狂風暴雨為全台各地帶來不少災情。取自臉書「花蓮縣消防局」。
接著彭啓明進一步提及,民眾面對地球極端氣候,觀念上可能需加以調整,並強調大眾不應抱持「一定不會淹水」的想法,而是要以「不怕水淹」的概念來調適,以面對日後強風豪雨的天災。
但儘管台灣防災經驗豐富,可彭啓明坦言,「調適」一詞模糊又空泛,難充分說明,且目前國內「防災有預算,淨零雖有預算卻不多,『調適』則缺乏特別預算支持。」
圖/凱米颱風挾帶強風豪雨,造成高雄多處淹水。取自臉書「陳其邁 Chen Chi-Mai」。
故他除了建議政府展現實際作為外,8月8日總統賴清德在府內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時,也將於「氣候變遷對全球還有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報告中,提出「防災、調適、淨零」三合一的韌性國土概念,供各界專家交流,也盼府方能增加相關預算。
而正當政府積極推動極端氣候的因應策略時,民間企業也展現應對環境變遷的智慧。
如台南後壁區,創立近一世紀的芳榮米廠,在凱米颱風期間,就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3天抗水歷程。好在工廠老闆高瞻遠矚,事先蓋好了防洪閘門,成功守住了廠區,避免嚴重的水患損失。
對此,芳榮米廠粉專也PO出防洪畫面,並表示「凱米颱風終於離開了,連續3天繃緊神經無法入眠,一直在跟大雨抗戰!後壁目前水已退,工廠平安未進水,努力與災後淤積抗戰中。」
而影片裡頭,只見高聳的防洪閘門成功保護廠區,將一片黃土泥沙的汪洋隔絕在外,驚人畫面隨即吸引2萬網友朝聖按讚,眾人也紛紛直呼老闆實在太厲害,先後留言「最驚奇的不是汪洋大海,而是超強擋板」「內外兩個世界,平安」「這工廠很可以,外牆是真的強」「防水閘門值得,有準備就安全」「奮戰的精神,值得大家用新台幣來表示支持」「太可怕了,若沒有閘門,後果真難以想像」「這樣減少了很多損失」。
圖/凱米颱風過境,花蓮縣屋頂掉落物砸向一輛自小客車。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然面對網友大力激賞,芳榮米廠也透露,他們同時還出動10台抽水機,與大雨灌入場內的積水「賽跑」,確保了廠區安全。
而芳榮米廠此次前瞻性的作法,或許正體現出彭啓明所倡導的,易淹水地區的企業與民眾應以「調適」精神來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透過超前部署的準備與措施,力求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圖/台南後壁區的百年芳榮米廠為「調適」極端氣候,老闆超前部署打造一道超狂防洪閘門,成功隔絕一片泥沙汪洋,畫面一出震撼2萬人。取自臉書「芳榮米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