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人上班上課5年來迎凱米颱風假,卻無風雨還聞鳥叫聲!不怕地牛翻身、少淹水又沒空汙,當地只憂人禍?

史上唯一登桃園「天選怪颱」地震颱風假天災少怎不配宜居首都?

史上唯一登桃園「天選怪颱」地震颱風假天災少怎不配宜居首都?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Andre 安德烈。(示意圖,非颱風天畫面)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4-07-26

近來台灣遭凱米颱風挾帶強風豪雨侵襲,全台22縣市連兩天(24、25日)宣布停班停課,中南部多處至今甚至成汪洋一片。可PPT卻有網友認為,桃園這次只是隨北北基桃大生活圈的政策而行,市長張善政根本不該放颱風假,因為據原PO觀察,凱米登陸當日一早,當地不僅未見風雨,還時不時會看到陽光,鳥叫聲也頻傳。而該文一出,果然隨即掀起網友熱議,其中有人認為,桃園風災少又不怕地震,真的是全台最宜居的「天選之市」,建議首都應該遷移。究竟桃園為何不容易受天災影響呢?

PPT該文內容,原PO表示,自己在凱米颱風天當日上午7時左右看了一下桃園機場的即時影像,赫然發現當地不但無風無雨,太陽公公偶爾還會露臉,所以實在不解,張善政為何宣布停班停課。

桃園國際機場一景。取自臉書「桃園國際機場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示意圖,非颱風日畫面)圖/桃園國際機場一景。取自臉書「桃園國際機場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示意圖,非颱風日畫面)

此外還有幾則PTT也說道,每逢颱風來襲,桃園不像中南部經常淹水,地震時,桃園地底又因屬於較硬的地質層,沒有台北土壤液化等問題,且翻查紀錄,桃園逢921強震,地方一個半倒的房屋都沒有,對比整個西部從嘉義到台北都有屋子倒塌,桃園根本堪稱「天選之市」。加上當地未設火力發電廠,空汙情況自然相對中部好上許多。如此來看,桃園是否才是全國最宜居的城市呢?

延伸閱讀

「天選桃園」全台921地震房子0倒塌!神地質不怕花東49年強震?

經濟透過圖像資料可知,最接近桃園的活動斷層只有湖口斷層,該斷層由新竹縣湖口向東延伸至桃園市平鎮,長約21公里,為逆移斷層。交叉比對過往地震資料,也可發現近30年來,桃園確實只在台鐵新富站附近發生過1次地震,跟東部密集的震央形成強烈對比。台灣歷史地震查詢時間:199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資料取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圖/經濟透過圖像資料可知,最接近桃園的活動斷層只有湖口斷層,該斷層由新竹縣湖口向東延伸至桃園市平鎮,長約21公里,為逆移斷層。交叉比對過往地震資料,也可發現近30年來,桃園確實只在台鐵新富站附近發生過1次地震,跟東部密集的震央形成強烈對比。台灣歷史地震查詢時間:199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23日。資料取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桃園等5年迎凱米颱風假,卻無風雨聞鳥叫聲?天選之市地震淹水天災少又沒空汙,網讚:最宜居首都!

對此,確實有許多網友認同「桃園天然災害真的相對少」「(桃園)堅硬台地真的福地」「桃園幾乎沒風雨,現在鳥還在唱歌」「台北、新北,這叫颱風天?」「桃園不知道多久沒大停水了」「北桃平地根本都沒風雨,只有山地該放」,當中還有鄉民不諱言,直指凱米颱風26日清晨從桃園新屋出海,暴風圈依然籠罩大半個台灣,可是桃園「兩天卻沒啥風雨」,於是忍不住直呼「桃園真是怪地方」。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延伸閱讀

建商喊青埔通勤台北才20分是真的?台北上班族在桃園買房後驚呆

但也有不少網友批評原PO的發言根本是在馬後炮,並列舉桃園過去的颱風災情,如「納莉颱風、0610豪雨,桃園都有淹,供你參考」「桃園很多人家沒被淹過水,但還是有要使用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的時刻。納莉、0610,我提是因為淹到火車站了…」「桃園不是沒淹過,梅雨季時雨量200下3個小時,低窪地區淹一天,搞到隔天放假」。

桃園中壢青埔的高鐵桃園站一景。取自維基百科。(示意圖,非颱風日畫面)圖/桃園中壢青埔的高鐵桃園站一景。取自維基百科。(示意圖,非颱風日畫面)

其實,桃園居民會對於地方的颱風動態這般關注,背後是有原因的。因為距離桃園上一次放颱風假,已是在2019年9月30日的事,所以睽違近5年迎來颱風假,不少桃園人都感到新奇不已,甚至還有網友發起活動,喊話桃園要是放颱風假就發放1500份雞排。

延伸閱讀

桃機第三航廈、第三跑道、桃園航空城進度到哪?三大計畫近況!

而上萬名桃園人在得知市府跟進全台放颱風假時,也瘋狂對張善政「告白」,高喊「善政我大哥啦」「謝謝市長~會放颱風假的市長就是帥~」「您好帥。誰再說我善哥沒有原則,就是我的敵人」「市長市長我愛你」等。

高雄遭凱米颱風挾帶豪雨侵襲,當地多處發生淹水災害。翻攝自臉書「記者爆料網」。圖/高雄遭凱米颱風挾帶豪雨侵襲,當地多處發生淹水災害。翻攝自臉書「記者爆料網」。

北北基桃大生活圈颱風假同進退!桃園萬人不分藍綠衝張善政臉書告白,鄉民女神也讚民眾安全為第一

與此同時,桃園市議員也不分藍綠黨派一一現身,如藍營立委呂玉玲、市議員黃婉如、張碩芳、梁為超、涂權吉等人,還有綠營的桃園市議員,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鄉民女神「qn」黃瓊慧,大家都紛紛向張善政留言「謝謝市長為市民的安全著想。」

延伸閱讀

閣揆變市長速度感不同?張善政要靠大造鎮解決桃園城鄉落差

不過張善政連同北北基宣布桃園24日停班停課時,其實有進一步說明,表示市府是基於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凱米持續增強、暴風圈再擴大,各地風雨陸續加劇,威力不容小覷,故考量民眾安全,市府才會判斷24日應停班課。且各單位當日不僅隨時待命,還特別將災害應變中心提升為一級。

語畢張善政更不忘強調「我會隨時掌握颱風動態,與市府團隊一起守護市民的安全」,並呼籲大眾颱風天避免外出,緊閉並加固家中門窗,及早做好防颱準備。

因此,雖然凱米颱風為桃園帶來的風雨,相較中南部因颱風環流與西南氣流合流,導致兇猛雨勢的情況要來得舒緩,可「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頻道仍不忘在Threads社群平台上直呼「講真的,如果凱米沒在外海打轉那一圈,沒削弱強度,就直接撞進宜蘭、台北,北部還能那麼和平嗎?」

此外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宇其也公開提到,凱米颱風雖已出海,但26日仍處於侵襲台灣的階段,民眾務必持續注意颱風消息以提高警覺。

凱米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圖/凱米颱風路徑潛勢預報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台灣史上唯一從桃園登陸的「罕見怪颱」曝!日治時期珍貴氣象圖資,觀測技術足足進步中國清朝45年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Cheap」粉專曾發文指出,早於1898年10月21日,即中國清朝時期,台灣曾出現一個極為罕見的颱風,不僅穿越台灣海峽,還回馬槍從桃園登陸。

延伸閱讀

桃園復興區亮點計畫順利完工 ! 五大壁畫能成觀光新亮點 ?

更有趣的是,「Cheap」粉專提到,在慈禧太后掌權的年代,中國觀測氣象技術還十分落後,且整個大清帝國統治260多年來,除初期,南懷仁等傳教士將溫度計、濕度計引入中國外,氣象事業的發展可說是毫無建樹,連清朝官方名為「欽天監」的氣象站所用之儀器都超級過時,頂多以推算節氣的方式來設計農民曆,跟諸葛亮時期的作法差不多。

有鑑於此,要不是台灣1895年被清朝政府割讓給日本,於1896年在台北、台中、台南等地成立「臺灣總督府臺北測候所」,才有機會取得「東京気象台」(気象庁的前身)透過1875年引入的先進氣象系統偵測到的颱風寶貴資料。

若台灣一路等到中國於1941年,國民政府第一間在重慶的氣象官方機構「中央氣象局」成立,正式展開現代氣象科學的研究,那不僅會慢上45年,還會錯過台灣史上唯一一顆從桃園侵入的颱風了。

桃園沒天災有人禍,只稱得上「怪人國」首都?網搖頭:風災放不到,火災常發生,最終苦了消防英雄

不過話說從頭,儘管桃園相較其他縣市,在面對自然災害時表現出色,可還是有網友客觀評論,桃園怎麼樣也稱不上宜居。

因為當地還有許多根本問題有待解決,如城市規劃、產業型態、政策體制等人禍挑戰,像是網友提及「常常停水」「風災放不到,火災常發生」「消防員經常面臨生死關頭」「交通爛爆,沒天災有人禍」「一堆怪人都是在桃園啦,還有外勞」「桃園都東南亞勞工,能成為東亞國際村」「是怪人國」等。

桃園泰豐輪胎火災現場畫面。取自臉書「我是中壢人」。圖/桃園泰豐輪胎火災現場畫面。取自臉書「我是中壢人」。

因此,這一場源於桃園颱風假爭議的網路論戰,雖然反映出社會大眾對於災害防範措施的關注,也引發人們對於城市宜居性的深入探討。可綜上所述,即使桃園在自然災害應對上似乎存有先天優勢,可要成為一國首都,顯然還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桃園捷運興建最新進度!綠線全線通車得等到2030年?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