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花蓮地牛會如此「躁動」,也許能透過1951年10月至12月的花東縱谷地震來加以觀測探究。
據花蓮縣政府指出,從花蓮、玉里至台東,地震分佈廣達100多公里,同時也引發米崙、玉里與池上三個斷層帶的破裂與錯動。總計當時主震加餘震,共3037次,其中735個為有感地震,4個是7級以上大地震,並帶來1200人輕重傷、85人死亡的憾事。
圖/0403與0423大地震為每年吸引400萬旅客造訪的太魯閣帶來嚴重衝擊,強震後,新生的崩塌地區高達上千處。張智傑攝。
而地震,不僅影響國內建築的理念與法規,也大大改變人與星球的穩定關係。就像0403與0423後,花蓮不只因地震毀損道路而衝擊當地旅遊產業,後續頻傳的餘震,也連帶銳減旅客前往觀光的意願。
圖/0403與0423大地震為每年吸引400萬旅客造訪的太魯閣帶來嚴重衝擊,強震後,新生的崩塌地區高達上千處。張智傑攝。
但路會斷,人情不斷,震後重啟的花蓮人,反而因家鄉反覆的破裂過程,更懂得珍惜當下,提醒人類與大自然,還有人與人之間好好相依共活,養成更有韌性的棲居習慣與永續精神。
圖/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記者會上,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上台致詞。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如同花蓮縣文化局長吳勁毅所言「花蓮人有遺忘傷痛、繼續向前的強大力量,現在很多居民對於四級以上的地震免疫,耐受度很強,因為理解大地,做好建築結構的防範,人跟環境就能好好共處。」
循此可知,斷層帶不僅是人類靈魂與星球生靈萬物激烈重逢的觀測站,也是一座心靈救援的中繼站。
因此,今年重磅回歸的第三屆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在台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馬國鳳、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原住民藝術平台Wata創辦人Nakaw Putun,還有寫寫字採編學堂創辦人王玉萍共同策展下,特別取用花蓮七星潭米崙地震工作站於0403大地震時偵測到的光纖訊號,作為展覽主視覺的設計靈感,並運用淺綠到深藍的「壓縮」,以及橙黃到暗紅的「擴張」意象,編織出一幅由光纖訊號譜出的豔麗地紋,顯示地震當下,地殼爆裂的狂躁。
圖/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主視覺設計。蔡炆璇攝。
儘管0403強震,是台灣繼921後規模最大的地震,而且對花蓮人造成的重創並不僅止於當下,後續不計其數的餘震,也讓居民恐懼難消。
不過面對人心幽微處的倉惶,或許才能迎向山海明媚的將來。
故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策展團隊決定直視,有著數條活動斷層經過,且鄰近琉球海溝地震隱沒帶的花蓮獨特地理性,展現人們生活於震央的日常。
如透過藝術家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大時空視角與設計詮釋,把「星球爆裂觀測站」這道議題,藉由部落神話、群體寫生、數位模型、事件繪畫、場所攝影、環境影像、部落重建、療癒劇場和詩學書寫等型態呈現,嘗試銜接受創的環境與人心。
另一方面,感性的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還突破以往框架,首度與地震科學進行跨域合作,結合馬國鳳所主持的米崙斷層鑽井觀測站理性氛圍,創造兩種態度合一的療癒場所,讓藝術美學去觸動、促發人與土地、人與海洋、人與萬物,在星球巨大震盪錯位後的的關係縫補,重組蘊生出萬物共活的嶄新能量。
圖/不敵0403與0423接連大震,花蓮吉安鄉麥當勞傾倒遭到拆除,當地民眾頻到現場關切進度的畫面。張智傑攝。
更棒的是,2024年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中,位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與花蓮美術館主展場的作品,包括來自2ENTER貳進、Ali Istanda胡家瑜、Iyo Kacaw伊祐・噶照、Raito Low劉靜怡、公視我們的島、王煜松、涂維政、張溥騰、陳政道、盧俊翰、鍾順龍 × 莊慕華,共11組藝術家的創作,大家皆以不同藝術量能來回應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
圖/取自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官網。
此外,今年策展團隊還集結,橫跨花蓮市區、新城、壽豐、鳳林、玉里、豐濱的8個在地藝文平台,涵蓋洄遊吧、樸石咖啡×光之島共享基地、艸青悠耘工作室、美好藝術、黑熊教育館、Makotaay生態藝術村、MiDAS美崙地震工作站、地震寫生團,攜手以衛星站形式響應藝術節,透過田調採集在地民眾的地震經驗,並經由藝術家的轉化,打造出一系列展覽與體驗活動,讓藝術節「創造你與花蓮的新關係」的最高核心宗旨,串連居民與旅人對地方的情感,共創當代美學的新浪潮。
圖/交通部祭出補助住宿花蓮及台東合法旅宿,其中花蓮週一至週四入住每房補助1000元,週五至週日入住每房補助500元。行政院提供。
其實「跳浪」一詞的阿美族語「Palafang」,意指「來做客、去拜訪」,所以「跳浪」是當地一處地名,也是許多居民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早期東海岸人們往來,經常需要計算好浪潮,於礁岩之間以跳躍方式前進,所以廣義來說,兩者都有「回家」之意。
圖/取自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據此,顧名思義,當地球本身就是一顆需要釋放能量,地殼會斷層、破裂、錯動的星球,那麼居住於斷層帶地表上的花蓮人,雖然自古以來很可能得面對山崩地裂、海嘯城塌、橋坍路斷與屋舍傾圯的窘境,可地方鬼斧神工的高山與大海景觀,也是其他城市景觀永遠無法比擬的。
圖/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記者會上,策展人之一馬國鳳上台致詞。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提供。
因此,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今年的開幕活動,特以「Sa’icelen給力量」作為精神號召,計畫於11月10日舉行一日農夫市集與音樂演出,由在地農夫帶來經歷0403大地震後收穫的作物或食品,並由吳志寧、林生祥 × 大竹研、Panai巴奈等實力派歌手在現場吟唱,盼民眾在關心土地的旋律中,享用花蓮特色農產,一起「吃掉」對地震的未知恐懼。
圖/花蓮七星潭的夕陽照。Pixabay。
同時,策展團隊也盼藉由藝術節的各種盛會,以及11月16日至17日規劃為期2天的「星球的爆裂與美學的挑戰」論壇,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和藝文工作者,一同探討關於花蓮地震的思考與挑戰。
尤其921大地震後,台灣人除修繕倒塌的房屋外,真的明白,建築結構補強的重要性了嗎?
其實0403強震的出現,各界都不樂見,可它無疑也是響亮的警鐘,提醒生活在地球地震帶上的國家人民要居安思危,做好更完備的地震防範措施。
圖/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主視覺設計。蔡炆璇攝。
2024 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星球爆裂觀測站」 相關資訊
展覽時間|2024年11月2日 – 2025年1月5日
策展團隊|馬國鳳、龔卓軍、Nakaw Putun、王玉萍
主展場位置|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市文復路6號)、花蓮美術館(花蓮市文復路4號)
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 9:00 - 17:00(遇國定假日休館)
聯絡電話請洽 03-8227121
更完整交通方式|https://2024.palafangart.tw/trafficinfo/
開幕活動|農夫市集
市集時間|2024年11月16日(週六)15:00 - 21:00
市集地點|花蓮縣文化局你來廣場
開幕表演|大地唱歌
表演時間|2024年11月16日(週六)18:00 - 20:00
表演地點|花蓮縣文化局你來廣場
【星球的爆裂與美學的挑戰】3大論壇
第一場 觀測小組:策展人X地質
講座日期|2024年11月16日(週六)
講座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第二場 觀測小組:藝術家X地震
講座日期|2024年11月16日(週六)
講座地點|MiDAS米崙地震工作站
第三場觀測小組:藝術家X地理
講座日期|2024年11月17日(週日)
講座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更詳細活動資訊,請見「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官網與FB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