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風和日麗的午後,記者一行人再度來到連江縣,站在陽光下迎接我們的,正是有著招牌暖男笑容的五星縣長王忠銘。
雙方才坐下,很快就聊到近來大陸居民終於能來馬祖自由行的熱騰騰話題。王忠銘作為兩岸小三通復航的首站縣長,也欣慰地說道「此次進展,不僅代表兩岸關係有大步伐的改善,對馬祖整體觀光、對台海互動也都有正面幫助」。
王忠銘這番話其有來自,因為福建省與連江縣昔日一衣帶水,雙方民眾交往頻繁,無論是馬祖人前去置產,還是福建人造訪連江縣旅遊,兩地早已形成觀光與商業都緊密往來的一日生活圈。
圖/新台馬輪外觀。取自交通部官網。(示意圖)
故海峽兩岸小三通一停航,產業以觀光發展為主的台灣離島,餐飲、旅遊等服務業往往遭受直接衝擊,不僅上門人潮雪崩式下滑,失去龐大陸客消費力後,營收也慘澹不已。另外,馬祖、金門等外島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高粱酒」,銷售量也不如以往。
因此,王忠銘認為兩岸鄉親在疫後,對於逐步恢復交流其實是存有共識的,這也是為什麼,兩地政府亦慢慢朝向重振往日觀光榮景目標在前進。
不過,馬祖之所以搶先金門縣,成為陸方開放民眾來台旅行的先鋒之地,王忠銘提到背後有兩層因素。
一是,馬祖本身就具有與大陸交流的經驗,早就交「情」;二為,馬祖跟大陸福建即使是疫情期間,官方到民間企業都從未中斷聯繫,致力保持通暢對話,所以自然而然能於疫後快速恢復「常態」的來往。
即使在這段時間,海峽兩岸數度陷入緊張局面,但就連江縣與福建省的交集而言,兩地政府為照顧民眾的民生經濟與生活需求,還是會針對各種實務面來保持友好關係。即使遇到敏感的政治議題,雙方也都會不約而同的以坦誠和尊重態度來進行理性對談。
圖/馬祖風獅爺石像。取自交通部觀光局。
而彼此這份都願意示好的默契,亦為今日兩岸公私部門維持良性互動打下絕佳基礎,並促成兩地宗教、文化、體育等議題的密集互動,甚至還有商辦相互進駐。
話鋒至此,王忠銘也不忘手指一旁的連江縣地圖強調,馬祖夾在兩岸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離台灣109海浬,坐船需8小時、搭機約50分鐘,可抵達福建只需8.09海浬。
因此若拿連江縣前往「近鄰」和「遠親」的距離相比,可以說是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他重申,深化連江縣與中國大陸福州各領域的合作,是馬祖鄉親真正的需求。
圖/馬祖大坵島梅花鹿成當地動物明星。張智傑攝。
況且,人與人相處必定會日久生「情」,當馬祖人與大陸人僅隔一水,好多段情緣當然擋都擋不住。
像是馬祖島上就有許多遠嫁而來的陸籍新娘,在血又濃於水的情形下,台陸夫妻的孩子,既是馬祖人,也是大陸人,甚至還有一對陸籍的外公、外婆。而當未來,這樣的家庭組成日益普及,屆時更能想見,兩岸人民的生活會從「緊」密持續往「親」密走去。
對此,王忠銘也態度樂觀,因為他深信,兩岸關係漸進式的交往能為台海兩岸整體帶來好處。
如就觀光產業而言,當疫後全球民眾都出現報復性出國潮,那台灣藉著馬祖與陸方頻繁的接觸,政府就有機會再次引入上千萬的陸客商機,有效帶動國家觀光內需市場的蓬勃。
另一方面,王忠銘也向福建省年輕人喊話,歡迎他們常常登島馬祖,感受一下截然不同的民主體制與自由風氣。
同時,他更期待,兩地青年能以新世代的視角和語言,共同擦出國際觀的新火花,相信這亦有助,台海下一代民眾因為理解、了解與包容,兩岸關係日趨親近。
與此同時,王忠銘很有自信的表示「大陸青年真的要常來馬祖走跳,看看現在的台灣建設有多好,因為我們敢端出來的東西,一定都上得了檯面。」
圖/連江縣長王忠銘希望一次解決鄉親運動與幼兒公托兩大需求,為馬祖打下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張智傑攝。
好比2024年9月4日,連江縣府就斥資5.9億,打造縣民樂活多功能體育館暨社福中心,且內部一次擁有網球、羽球、籃球、桌球與體適能場館,並結合4班的公托設施,共計可收托70名孩童,一併完成全台「公托零排隊」的社福創舉。
而這也是王忠銘上任後,最念茲在茲的「島島有公托」政策理念,畢竟各縣市要完成該願景,可說是難上加難,但馬祖不僅讓願望成真,還徹底解決年輕人面對生育的一大痛點,不必擔心出門賺錢,孩子就沒人照顧。
循此可知,縣民樂活多功能體育館暨社福中心的落成,不僅將連江縣推向「運動富足之都」的地位,也堪稱是馬祖人的驕傲,而王忠銘也忍不住笑稱「歡迎單身男女來馬祖討老婆或嫁給馬祖老公」,享有這夢寐以求的社會福利。
圖/連江縣民樂活多功能體育館是全國首座結合社會福利設施的複合型體育空間。張智傑攝。
更棒的是,為迎接愈來愈多湧入島上定居的民眾,王忠銘也力求消除青年另一個痛點,即「找工作求穩定收入」。
因此,連江縣府這些年不斷開放各種職務,並為各行各業進行高效的工作媒合,還創下馬祖零失業率的驚人成績。
但馬祖到底哪來這麼多職缺?王忠銘坦言,連江縣能發展起來的產業,確實受限於地理環境的各種限制,不像本島多處都有打造科學園區的潛力。
但別忘了,馬祖前世是戰地島嶼,走到今生,他認為連江獨有的戰地元素,就是打造觀光的好養份。加上過去當地有重要的軍事基地保護,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與閩東傳統文化等底蘊,都不曾遭人為破壞,也未曾過度開發,故這樣獨一無二的景色,就是馬祖開創觀光的最強優勢。
圖/馬祖南竿官帽山大砲。取自《遠見》資料照。
另外,更不用說,馬祖當地釀製的高粱酒(簡稱馬酒),每每出國參賽都屢戰屢勝。像是在美國舊金山烈酒大賽上,馬酒就連續三年連奪雙金牌,顯見地方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是釀造香、醇、甘、冽高品質白酒的夢幻之地,自然也成了旅客造訪,不可或缺的遊程魅力元素之一。
而正因如此,很早就意識到觀光與產業永續發展重要性的王忠銘,從過去參與縣府各部會的工作,到現在主掌地方政策,他一切都以前瞻思維做打算,在人為建設與保護生態之間付出許多心力,致力琢磨讓兩者達到平衡與雙贏。
圖/馬祖「藍眼淚」攝影大賽優選《葉益昇:馬祖藍眼淚東莒大砲連》。連江縣政府提供。
例如,做好水資源開發與空污監測,還有推廣無煙囪產業,並保育海洋資源,各種對於地方整體觀光發展的管控,王忠銘皆以零污染環境為最高原則,努力維護馬祖生物的多樣性,亦為馬祖「藍眼淚」營造出最美的觀賞環境,美哭國際遊客早已不是新聞,也讓連江在落實永續治理的顯學上同步全球,甚至還跑在本島許多城市的前面。
圖/馬祖大坵島梅花鹿成當地動物明星。張智傑攝。
其實,觀察馬祖開出兩岸恢復「小三通」的第一炮,再次成為台海交流的關鍵樞紐,不難看出,王忠銘致力打造的宜居環境,也牽引著福建省青年對一座友善城市的看法,為兩岸下一代帶來更多共榮共好的啟發。
而另一方面,透過連江縣府公托零排隊到零失業率等政策可知,年輕人來到馬祖,的確擁有更多落地生根、安居樂業的機會,定然會對未來的人生藍圖,感到更具信心與保障。
圖/過去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的乘客搭乘畫面。取自福建海事局微信公眾號。
因此我們可說,這座曾被國家賦予戰地重責的外島,隨著時代推移,肅殺前線不僅悄然成了充滿人情與活力的觀光聖地,吸引著世界各國的關注。
當馬祖的基礎建設愈來愈現代化,而鄉民又如此珍視,老祖宗所留傳下來的釀高粱酒古法及閩東傳統美學,這座永續之島展現的特質,除了觀光有無限可能外,還有島民與生俱來走向世界的天賦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