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鹽巴在台灣文化與經濟上都有著重要意義,如雲嘉南地區就曾以曬鹽產業為主,製鹽產業橫跨三、四百年的歷史。
儘管現今,本土曬鹽產業已不復在,可鹽田等特殊景觀與文化價值仍流傳至今,甚至成為台南一帶,賞鹽田、看夕陽的獨有觀光特色。
圖/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而位於鹽田區,堪稱全台最早、最大王爺廟的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因傳說過去有當地漁民撿到載有五尊神像的漁船,且於焚香膜拜後,漁獲滿載而歸,故而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並於全台廣設1500百座分靈廟。
因此,自古都有驅邪祈福意義的鹽巴,因為又有庇佑、清淨和保護的意涵,所以北門南鯤鯓代天府也年年舉辦「鯤鯓王平安鹽祭」,以紀念當地豐厚的鹽業歷史,並祈求台南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自此造就出融合信仰、文化與觀光的鯤鯓王平安鹽祭。
圖/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而此祭典主要又分成三大部分,分別為請鹽、祭鹽、謝鹽。
首先,祭典從井仔腳瓦盤鹽田開始,感謝神明幫助鹽巴豐收,接著繞行到南鯤鯓代天府,舉辦祭鹽祈福法會,最後再返回原地,將鹽巴歸回大地,象徵永續資源一來一往、生生不息。
圖/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有趣的是,2024年的鹽祭,主辦單位特別向外徵求民眾擔任「護鹽騎士」,在展開台南深度旅遊之際,也擔任起祭典的重要角色,即親手護鹽至南鯤鯓代天府,路線總長約6.3公里,涵蓋夕鹽段自行車道、北門商圈、水晶教堂等地,最後任務完成還能獲得鹽能量球、背袋、祈福旗、平安鹽袋等周邊產品。
騎士如欲報名,可見官網查詢更詳細資訊。
沿著昔日的鹽田而建的夕鹽段自行車道,路線平緩,非常適合親子前往,也是台南欣賞夕陽美景的最佳地點之一。
圖/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尤其騎行途中,除了能看到道路兩側的鹽田、水鳥棲息等自然風光,當天氣晴朗,日落倒映於鹽田滷水上時,變化萬千的暈紅色,加上被日暮染成橘紅色的雲朵,彼此互映所形成的「鏡面」景色,真讓會人忘卻城市喧囂與煩惱。
北門鹽業文化園區就位於整個騎乘路段的起點,由於裡頭藏有歷史悠久的洗滌鹽工場,所以騎士不僅能免門票參觀,一窺日治時期流傳至今的洗滌鹽機器,另外園方收藏的各式各樣鹽製商品,如牙膏、肥皂、鹽滷豆花等,也都能讓訪客一次看個夠。
圖/取自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此外,園區旁更設有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可幫助遊客充分了解本土歷史上的苦難記憶,感念當年爲這片土地無私奉獻青春的醫療人員。
更棒的是在參觀後,館內就能快速租到YouBike,單車族們繼續朝鹽田騎乘,享受田園風光就對了!
最後,位於北門遊客中心旁,一棟有著純白色外觀與流線型建築的水晶教堂,近年也是網美熱議的IG打卡點。
尤其,建築鋼骨如水晶閃耀,夢幻場景真的叫人隨拍隨美,故這些年也成了許多新人拍婚紗的唯美熱點。儘管整體來說,教堂腹地不大,一下就能逛完,可門票只要20元,不妨走一趟,好好感受一下南台灣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