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各銀行採取的限貸措施不盡相同。其中,除了某民營金控旗下銀行將房貸業務,限制為僅承作既有房貸戶的增貸外,如「散戶」房貸業務僅限自家存款戶;整批性分戶房貸,僅限自家土建融案衍伸才作外,另一某公股金控旗下銀行,也已下令旗下分行全面停止進件,直到2024年底才解禁。
圖/蘇義傑攝。(示意圖)
至於其他民營金控旗下的銀行,則採取提高利率至2.5%以上水準;或僅給予6、7成的成數;以及增加開辦手續費,如從3千抬至上萬的行情;並限制非整批性分戶房貸等方式,來加以控制房貸業務。
然造成此次大規模限貸的背後原因複雜。除企業調度資金、股息發放等關鍵因素外,建商的資金需求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悉,有銀行業者指出,建商增加對「已准而未撥款」額度的動用,以及央行要求建商限期開工的政策,都迫使銀行必須為建融預留空間,進而排擠到新房貸業務。
圖/張智傑攝。(示意圖)
此外,台股近期表現不佳,許多企業集團投資被「套牢」,不得不從銀行提取存款應急,進一步加劇了銀行的資金壓力。
不僅如此,面對上市櫃公司發股息把資金領出,銀行不僅內部存款減少,風險性資產在資本適足率計算近乎「滿水位」,2024年底還有美化財務指標的要求。
故銀行高層透露,房貸放款自然受其他企金業務風險排擠,加上台灣房價高漲,也間接導致房貸緊縮,特別是台中、嘉義、台南、高雄等中南部都會地區,房價暴漲使每筆貸款金額大幅增加,一筆房貸額度可能就等於過去的三筆,也造成整個金融圈房貸量能空前吃緊。
圖/高雄美術館附近重劃區內大坪數豪邸供給量大,區域單價居高不下。取自高雄美術館官網。
同時,由於先前缺工缺料問題導致許多房屋延遲交屋,造成2024年下半年出現交屋潮。所以銀行只好優先處理建商的整批分戶房貸,這也連累中古屋交易的房貸更容易遭排除。
因此針對這波前所未有,時間長、範圍廣超大規模的限貸潮,有金融專家建議,房貸族需提前做好準備,做好財務規劃,密切關注各銀行的政策變動,尤其是需要房貸的民眾得盡快行動,以免錯過機會,畢竟銀行可能不會直接拒貸,但會以提高利率或降低貸款成數等方式讓客戶知難而退。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YEH CHE WEI 葉志偉。(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