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依舊很美,洄瀾聲源頭曝!3事證明地震推不倒徐榛蔚永續城

花蓮依舊很美,洄瀾聲源頭曝!3事證明地震推不倒徐榛蔚永續城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Su San Lee 李蘇三。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4-07-12

2024年4月3日,花蓮北境遭逢地震衝擊,不僅太魯閣國家公園等景點暫時關閉,當地多處建物受損、道路橋梁出現裂縫和停電停水等困境,也連帶打擊居民賴以為生的觀光旅遊業,直接面臨生計的挑戰。然面對突如其來的天災,花蓮縣政府在縣長徐榛蔚領導下也於第一時間展開救援,除災害應變中心立即進行資源協調與分配作業外,同步也實施建物安全檢查,以確保民眾居住安全。故2個多月過去,徐榛蔚打出「花蓮依舊很美」的口號,強調全長約137.5公里的花蓮已從震災中崛起,仍是古稱「洄瀾」的美麗境地,也如同他多年人與環境「共好共存」的施政理念,相信有人的花蓮定能長出更漂亮的羽翼,在奇萊山旁繼續展翅高飛。

儘管2024年4月3日一場強震,為花蓮地方建設帶來實質的破壞,也重挫當地人的生活品質與經濟來源。可永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花蓮人,還是保有舊時地名的「洄瀾」精神。即使溪流奔騰注海,浪花反囂怒吼,兩者在當地碰撞出一陣又一陣山風海雨的「洄瀾」聲響,也都澆不熄在地人的生命之火,依舊在告訴世人與大自然相依的美好。

延伸閱讀

砂卡礑步道吸萬人朝聖曾有多美?5大看點日本、歐美遊客必訪

花蓮北境4月初逢強震衝擊,太魯閣國家公園等景點因此暫時關閉。實習記者張真攝。圖/花蓮北境4月初逢強震衝擊,太魯閣國家公園等景點因此暫時關閉。實習記者張真攝。

徐榛蔚施政追求人與環境共好共存!花蓮環境教育數位中心讓永續走入日常

如同徐榛蔚長期以來,追求人與環境共好共存的施政理念,為推廣環保教育、提升民眾生態保護意識,花蓮縣府不僅於2022年啟用「花蓮縣環境教育數位中心」,從內到外設置許多具節能減碳功能的綠能設施。

包括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板與遮陽擋風板;周邊全靠風力、太陽能發電的路燈,以及縣府貼心為民眾規劃,多處鋪有植草磚的綠帶空間,希望民眾入內洽公或辦公的同時,也能透過教育無所不在的場域,理解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穿越重回88年前!花蓮將軍府老景點新開成震後人氣新景點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與此同時,為了讓城市永續的領航基地吸引更多民眾前來,花蓮縣府也極力打造友善環境,將教育與生活緊密結合,像是大樓內規劃了多條行動不便者的出入動線,並設立育嬰室兼親子廁所等重視性別平等的空間,希望台灣多元族群平等且包容的價值觀也能走入居民的日常。

花蓮將軍府1936園區成為震災後當地熱門景點。方浚碩攝。圖/花蓮將軍府1936園區成為震災後當地熱門景點。方浚碩攝。

徐榛蔚剷痛點還花蓮人好空氣!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沼氣發電永續資源

另一方面,花蓮縣府也以智能科技實踐環境保護的目標,像是在畜牧養殖業的三民區,徐榛蔚就建造了全國首座,以畜牧業糞尿沼氣發電的設施「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將每年多達約10萬噸畜牧糞尿廢水,以全程密閉管線或槽車的方式來運送,並於完全封閉的系統中充分厭氧發酵,徹底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異味難題。對此,不僅里長讚譽有加,直指當地的渠道乾淨許多,連在地人都直呼自己再聞到任何臭味,顯見成效顯著。

延伸閱讀

花蓮台東旅遊補助0403地震復興!自由行每房1000元如何申請?

花蓮「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外牆的彩繪。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外牆的彩繪。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外牆的彩繪。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玉里璞石閣生質能源中心」外牆的彩繪。花蓮縣政府提供。

更棒的是,鄰近稻農在插秧期間開始使用沼液沼渣回灌農地後,也驚喜發現,其種植效果遠比化肥要好太多,因此也紛紛響應政策,還吸引鳳林區種植青割玉米的農民跟進,希望以自費運輸的方式,用天然營養的肥料澆灌農田,幫助土壤和作物長成更健康,為新的一年帶來大豐收。 

花蓮稻農在插秧期間,開始使用沼液沼渣回灌農地。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稻農在插秧期間,開始使用沼液沼渣回灌農地。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稻農在插秧期間,開始使用沼液沼渣回灌農地。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稻農在插秧期間,開始使用沼液沼渣回灌農地。花蓮縣政府提供。

強震重創花蓮觀光,推不倒永續根基!徐榛蔚率居民以「洄瀾」精神渡天災 

由此可見,過去這些年,徐榛蔚已為花蓮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地環境在縣府種種保護下,不僅有了顯著改善,隨著永續理念全面而深入的融入生活教育之中,也大幅提高當地人的環保態度與競爭力。

延伸閱讀

計畫打通台灣東西部的國道6號東延花蓮,為何至今仍無答案?

花蓮縣長徐榛蔚視察沼氣中心。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縣長徐榛蔚視察沼氣中心。花蓮縣政府提供。

故儘管花蓮近來逢天災打擊,可是在徐榛蔚專心救災、穩住民心下,他於2024年《遠見雜誌》縣市首長滿意度調查中,依然得到75的施政分數,比2023年增加了0.8分,同時也是全台第三名,尤其徐榛蔚念茲在茲的的「教育」層面,滿意度果然榮登本島13縣市的冠軍寶座。

相信這樣的成績,不僅反映花蓮縣府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應對能力,也彰顯了徐榛蔚及其團隊在平時施政上的苦心與用心。

花蓮縣長徐榛蔚很重視居民的生活品質。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縣長徐榛蔚很重視居民的生活品質。花蓮縣政府提供。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地方花蓮縣環境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花蓮地震引發店家景點停業潮!童話咖啡撐不住社區展重建決心
用科技力建置災害防護網!花蓮地震後振興的祕密武器是什麼?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