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新北市政府長年來施政方針以「安」為首,希望透過五安政策,包含構築安心吃、防詐騙、調適極端氣候、食安、治安、公安、道安等防線,全面守護居民生活品質。
像是治安方面,新北各分局警員就秉持「不遺留任何一人 Leaving no one behind」的精神建構「社會安全網」。
除了專程於夜間,在各聯外橋樑、重要道路及治安要點規劃路檢勤務,提高地方見警率,增加民眾安全感受外。也以整合科技與人力的方式有效打擊犯罪,故2024年1至5月,新北1931件竊盜受理案整整少2023年多達418件,警力破案率也繳出漂亮成績單。
圖/新北北新國小托育中心。張智傑攝。
此外,為因應現代雙薪家庭的托育需求及趨勢,新北市府亦積極設立123處公共托育中心,數量超越五都總和,希望能減輕年輕爸媽養育子女的負擔。
對此,社團法人台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理事長劉百純就曾公開表示,其實要維運120多家公托很不容易,可近年來,新北真的挹注大量資源營造友善托育場域,從找場地、尋經費、請施工團隊設計規劃、聘專家學者把關到招人力等,每個環節都費時費力又不容馬虎。
而這也是為什麼,新北家外托育率能高達43%,不僅高於OECD國家36%的平均值,也顯示地方政府育兒政策的卓越成效。
另一方面,新北面對地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也致力走在台灣最前端。
像是2020年,新北市在成為台灣第一個簽署《氣候緊急宣言》(Climate Emergency Declaration)的城市後,就致力將淨零永續、SDGs等環保理念落實到地方製造、運動等產業上。
因此2021年,新北又成了全台唯一受邀簽署《紐約VLR 宣言》(New York City Voluntary Local Review Declaration)的城市,並獲得邀請加入「脫煤者聯盟」(Powering Past Coal Alliance, PPCA),以實際行動和國際大城面對氣候、社會、經濟等大環境議題。
圖/新北市長侯友宜簽署《氣候緊急宣言》。《遠見雜誌》提供。
接著到了2023年,新北市府更推出「碳健檢中心」,協助國家經濟出口企業的產品轉型,透過碳盤查、碳足跡等方式朝2030年減碳30%的目標前進,且目前已有逾上家公司接受碳健檢服務,效果顯著。
對此侯友宜就強調,SDGs是新北重要的施政藍圖,也是與國際接軌的語言,更是他實踐讓市民安居樂業承諾的方式。
另外在都市規劃方面,幅員遼闊的新北目光遠大,所有基北北桃軌道共榮圈的建設初衷,都是為了讓整個北台灣更具國際競爭力。
故近年來新北市在建造捷運三環六線、快速道路上不遺餘力,盼儘速帶動基隆到竹南這100公里的交通便利性。
且透過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市政會議專題報告可知,這5年來,新北捷運三環六線齊發,營運路線迅速增加了26公里26座車站。待2025年捷運三鶯線完工後,路線長度還將累積至40公里38座車站,榮登全國第一。
圖/新北以基北北桃軌道共榮生活圈概念致力打造三環六線齊發。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而說起2030年的交通願景,新北市府盼每10萬市民就能享有3座車站,以「北接基隆、中接雙北、南接桃園」的形式建構緊密的軌道生活圈,服務上千萬人。
與此同時,新北市府還藉由翻轉五股垃圾山環境整頓計畫、打造新泰塭仔圳等大型更新計畫,以及工業區立體化等併進方式,讓廣大新北市逐漸升級為多核心的都會廊帶,提供人民和產業更多優質空間的選擇。
其實觀察新北市的施政方針,不難看出侯友宜不斷以行動體現「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理念,從五安政策到淨零永續,再到都會廊帶規劃,每項政策都緊扣世界趨勢,又切實解決了本地問題。
圖/新北市長侯友宜執政8年曾四度拿下五星首長,成績斐然。陳之俊攝。
儘管2024《遠見雜誌》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侯友宜疑因總統敗選而元氣大傷。可在他誠懇以對下,今年滿意度雖有降幅,卻不至於崩盤,仍以59.6%得六都第四。唯施政分數和負評部分,市民的確給了他更嚴苛的標準,從5星轉為4星。
但是侯友宜執政六年來,平均滿意度和施政分數仍為六都第一,負評亦是最低。顯見,隨著他持續推進這些前瞻性政策,不僅收復民心指日可待,還有望讓新北成為台灣迎向世界的重要窗口,為國家整體發展注入全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