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三峽龍埔捷運機廠站附近地主組織自救會,抗議市府低價收購再以捷運聯開獲取暴利,「宛如美河市翻版」,另捷運沿線開發也恐對環境造成破壞。
捷運局長李政安指出,安坑輕軌預計明年完工通車、三鶯線預計2023年、萬大中和線預計2025年;新北樹林線及環狀線南北環也將於今年中旬發包施工,預計2028及2029年完工;汐東線目標今年7月底前提送綜合規劃報告,待中央核定後由新北自行興建。預計2030年新北捷運路網可達169公里、154座車站,銜接全市19個行政區。
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侯友宜表示,未來十年是新北軌道建設高峰期,也是全台灣最大規模的軌道建設,讓新北脫胎換骨,更帶動北台灣一千萬人口大發展。十年興建完畢後,每10萬人有3.8座車站,「超越東京3.1、首爾3、新加坡2.2座,變成亞洲最崛起的一個國際大都市。」
捷運局表示,目前淡海輕軌、新北環狀線、安坑輕軌、三鶯線及新北樹林線已規畫30處土地開發基地,預估開發樓地板面積約179萬平方公尺,可引入1210億元投資,提供超過6500個工作機會,同時挹注捷運建設自償性經費250億元。
圖/新北市捷運局提供。
不過三峽龍埔里自救會指出,捷運機廠站當初以捷運設施用地徵收,去年5月卻變更為捷運開發區,形同低價收購再以捷運聯開案獲取暴利,宛如美河市翻版。另也有民眾憂心,捷運沿線開發將徵收農地、綠地公園,對環境造成破壞。
捷運局回應,機廠用地協議價購依土地徵收條例採市價評估,有別於美河市聯合開發案以公告現值加成補償,初步評估開發後,地主權益可增值6成以上,目前達成協議地主約8成參與或保留開發權利,2成領取土地補償款。
此外,捷運土地開發須完成都市計畫變更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經主管機關審查通過才能接續推動,並基於公益性、必要性及合理性,在車站出入口、通風井及機廠用地興建捷運設施兼具開發大樓,以大眾運輸為導向,建構城市發展。
本文轉載自2021.3.1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