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起事件最誇張的是,「鴻津船」9日上午9點多接近10點時,就在淡水河口外意圖闖關,且海巡都已發現有不合常理的狀況,竟還讓該船在10點20分左右進入淡水河。船上的阮男就這樣開著船沿著河口駛向淡水渡船頭,在該處觀光水域整整遊蕩51分鐘,完全沒被任何人發現,宛如當自己家。
回顧整起事件,9日上午9點44分,海巡署的沙崙雷達站發現一艘不明小艇以高速闖入淡海6海浬警屆線,且航速達18節;當時操雷手鎖定該船之後,並未通報雷達管制官,且雷操手依規定通報淡水第二安檢所。但因當時海面上有57艘漁業小艇作業,海巡署岸巡人員初判是漁業小艇返港,未能有效識別目標。
該艘小艇一路逼近到海巡署規範的「3海浬威脅線」後,雷操手雖然已通報安檢人員,但未通報海巡艇前往攔截,以致讓該小艇持續「挺進」闖入淡水河口。10點15分,該艇距離0.5海里,雷操手第二次通報淡水第二漁港安檢所,但因雷操手和守望哨交班,換班人員同步通報八里守望哨。
圖/海巡署提供。
直到10點20分,該艇已開到漁人碼頭的淡江大橋處,八里守望哨人員以望遠鏡目視識別,這才發現小艇舷號「鴻津」為大陸籍小艇,非我國登記之船艇。但此時,該小艇已經闖入來到淡水近海,海巡署岸巡人員這才知悉遭大陸小艇闖入,仍未派任何海巡艦艇攔截。
10點25分,「鴻津船」與淡水渡船頭的交通船發生擦撞,10點54分交通船渡輪業者向海巡署報案後,海巡署人員奔赴漁人碼頭準備登船攔檢來意不明的鴻津船。11點10分,鴻津小艇駛入漁人碼頭,有解放軍少校背景的阮民遭海巡人員逮捕。但可疑的是,海巡人員發現該船所用的導航機內之航跡紀錄,均已刪除。
面對這樣嚴重的邊防漏洞,海巡署在11日坦承,「這是大陸偷渡客第一次闖入台灣淡水河水域」,對台灣海防是嚴重威脅。
海巡署也召開考績評議會,針對大陸偷渡客首度入侵台灣淡水河域重大事件,拉高懲處級別,海巡署北部分署長少將廖德聖申誡1次,北部分署第三巡防區主任、八里守望哨海域管制官、淡水第二漁港守望哨2位值班隊員、第三巡防區指揮管制長、海域管制官共6人申誡2次,雷達小組長及當時交接班的雷達操作員3人記小過一次。
事實上,台灣四周環海堪稱是抵禦外敵的天然屏障,而淡水河口過去便一直被視為解放軍突擊上岸的可能地點。考量到台灣政府中樞所在地的台北市緊鄰淡水河流域,外部勢力若從淡水登陸,可以一路沿河道直搗台灣的政經中樞,沿途更會經過台北市的士林、大同、萬華以及新北市蘆洲、三重、板橋等人口稠密區,因此固守淡水河口就是國軍與海巡單位的一大任務。
圖/淡水金色水岸,新北市政府提供。
淡水河口不論在地形、位置,都有其戰略指標性,除了有滿足登陸條件的灘岸外,鄰近的還有台北港、關渡大橋等設施,是敵軍進犯首都、打擊指揮中樞的戰略要地。基於未來戰爭的特性,近年來漢光演習都特別假此地舉辦,目的當然就是要防患於未然。
沒想到,就在近年來外部勢力大行「灰色地帶」的模糊進攻戰略之際,戍守近海的海巡單位竟然無法辨別敵船與漁船,讓其在淡水河的觀光水域遊蕩近一小時,過程中還不慎與往來淡水老街、八里左岸的交通船擦撞,甚至傳出阮男還是在上岸後「要求」路人幫忙報警「抓他」,種種一切處置作為,都讓國人難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