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道路選後動工成新北市長前哨戰!士林北投將成下一個內湖?

淡北道路選後動工成新北市長前哨戰!士林北投將成下一個內湖? 取自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專案官網。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4-02-19

作為鄰接台北市的行政區之一,新北市淡水區發展早,近幾年甚至作為衛星城市而開始有大量建案開工、完工,分散首都圈的居住需求,人口已逼近20萬,是全國主要的人口移入區。但長年以來,淡水聯外道路僅有中正東路一條,也是主要的交通幹道,導致每逢上下班、假日時段塞滿車潮,幾乎沒有所謂的「離峰時段」,也突顯出淡北道路的重要性。在經過28年的無數挑戰與審查,終於在2月2日舉行動土典禮,預估在2029年完工,將給淡水居民更好的生活環境與更便捷的交通。 

淡水人等了30年,「救命道路」終於動工

淡北道路全長5.45公里,規劃為雙向4車道,總經費103.4億,中央原核定負擔37.18億工程費,日前行政院已核定修正計畫,中央負擔提升到59.02億,其餘44.38億由地方政府負擔。

淡北道路北起淡水區台2線淡金路與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接北投區大度路並且以高架橋跨越立德路。未來通車後,淡水地區要進入台北市的車流將獲得有效分流,不需要再塞在中正東路上,可以從紅樹林一帶直接跨越竹圍地區直接進到北投區的關渡一帶。

延伸閱讀

淡北道路不是淡水20萬人盼27年要的?北投恐淪台北內湖塞車地獄

另外,再結合已開工、連接台64線的淡江大橋,等同幫要出淡水且目的地不是台北市的車流另闢道路,避免所有車輛都要進入台北市再往外出去,舒緩車流壓力,雙管齊下預期將會讓淡水有更方便的交通機能。

有鑑於此,未來淡水除了居住品質將獲得提升外,產業發展預料也將因此得利,有更好的發展願景。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淡北道路計畫從開始推動至今已逾28年,期間歷經無數挑戰與各項審查,市府團隊和在地民代攜手努力克服。有淡水「救命道路」之稱的淡北道路,是打通北海岸台2線交通命脈的道路,讓大淡水地區居民脫離交通夢魘。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侯友宜指出,淡北道路串連新北市與台北市,以分流原則增設路廊,可以有效提升道路容量與運輸效能,同時規劃人本環境的改造、大眾運輸導向與智慧交通管理等策略,達到增加區域交通服務效能,未來可串聯淡海新市鎮及北投士林科學園區。

新北市政府表示,在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通車後,正在施工中的淡江大橋、開工的淡北道路,將健全北海岸交通網絡,未來將結合台北港,串聯淡水、八里、林口地區,成為北台灣得天獨厚的海陸重鎮,進而發展智慧製造及物流中心,提升周邊腹地產業加值。

來往淡水和台北市間的民權路、民族路口經常塞車。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圖/來往淡水和台北市間的民權路、民族路口經常塞車。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

延伸閱讀

淡北道路動工引交通黑暗期?北捷縮短班距卻不知何時開始

淡水車潮塞進士林北投,居民憂慮成「下個內湖」

但另一方面,看向淡北道路的北投端,位於大度路一帶,鄰接承德路、大業路,此範圍在上下班尖峰時段本就是交通壅塞區,未來淡北快速道路落成後,淡水「進城」的車流將全部由此進入到台北端的大度路。北投居民對此抱持懷疑態度,也是淡北道路延宕多年的原因之一。

另外,士北科技園區也正如火如荼動工,工廠正式入住前住宅大廈就一棟一棟蓋,未來勢必也是下一個人口發展重鎮,再加上淡水來的車流,讓在地居民不禁憂心,過往宜居的士林、北投,會成為「下一個內湖」。

面對居民的擔憂,台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說,以新北市提出的規劃報告來看,道路服務水準的惡化沒有居民想像的那麼恐怖,無論如何都會維持在D級以上。主要的手段就是用匝道儀控、號誌等方式,且淡北道路銜接大度路端也從2車道變1車道,再加上紅綠燈控制秒數批次通行。謝強調,主控權在北市府,可降低衝擊。

淡北道路大選完後動工,2026新北市長前哨戰提前開打? 

儘管2024大選剛結束,但淡北道路的開工,也成為政治人物的角力議題。立委蘇巧慧指出,為了緩解淡水到台北市區的交通壅塞,淡北道路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解決方案之一。

延伸閱讀

等27年「淡北道路」終決標!拚2029通車解淡水台2線塞車問題


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圖/取自新北市政府官網。

蘇巧慧提到,原規劃將造成台北市端的交通更加壅塞,因此遭到台北市端的里長群起反對,「新北市府和國民黨的民代提不出方法,卻一再要求中央儘快核定,絲毫不理會台北市民的激烈反彈」,好在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交通部長王國材以及北投區立委吳思瑤的努力下,才終於迎來動工。

而國民黨立委洪孟則表示,淡北道路2020年1月就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民進黨政府到現在還是說不清,為什麼中間交通部同意、國發會同意,但中央批准的公文卻擱置行政院,晚2年半核准,就是工程經費多增加20幾億、以及人民飽受多2年塞車的痛苦,「誰在卡淡北聯外道路,大家心裡也都非常有數!」

有趣的是,蘇巧慧在新北市深耕多年,被視為接下來有機會挑戰市長大位的潛在人選,儘管選區不在淡水,但發文針貶淡北道路的規劃歷程,目的不言可喻。而洪孟楷則在剛結束的2024年大選中,拿下立委全國最高票,地方經營有成,要跳級競爭市長大位未嘗不可。2人先後就同議題發言,頗有隔空交鋒的意味。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交通新北市台北市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英國在淡水歷史比中華民國久?紅毛城見證台灣400年光陰
不如買桃園?淡水遭疑潮濕偏遠不宜居,當地居民澄清了
新北最強景點在哪裡?冠軍764萬人、黑馬博物館打敗淡水九份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