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澎湖、馬祖離島過年特別習俗一次看!甘蔗、撈燴飯藏深意

金門、澎湖、馬祖離島過年特別習俗一次看!甘蔗、撈燴飯藏深意 圖/取自 Unsplash,攝影:Sandy Millar
作者:謝祐安
日期:2024-02-08

從小到大每逢過年,左鄰右舍都會開始準備掛春聯、裝飾家居,街上也懸掛起燈籠錦旗,處處充滿濃厚的年味。除了小孩們最期待的拿紅包環節,過年也有許多傳統的習俗,彷彿串起一道道橋樑,連結著過去與現在。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演變或淡忘,但在這片土地上,仍有一群人默默地將在地的文化傳承薪火相傳。就讓《城市學》帶您探索離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獨特的過年習俗,體驗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

金門

在金門,過年有個非常特別的習俗,當地居民在過年前,會準備一根連根帶葉的甘蔗,擺放在門口作為「長年蔗」。因為甘蔗一節一節的結構,外型又很高挑,通過甘蔗門也象徵著「節節高升」「漸入佳境」,也有著「希望讓小孩平安長大」的寓意,而甘蔗需要連根帶葉則是期許在新的一年,遇到的所有事情都能像放在門前的這根甘蔗一樣,從頭到尾都沒問題。

示意圖。取自Unsplash,攝影:Victoria Priessnitz。圖/示意圖。取自Unsplash,攝影:Victoria Priessnitz。

而這特別的習俗吸引不少民眾留言「好酷!在台灣完全沒看過」,也引來金門當地居民留言「這是金門限定的,本島沒有!」

延伸閱讀

過年圍爐年菜南北大不同!甜品、魚料理各縣市限定菜色一次看

澎湖

而澎湖的傳統習俗同樣令人驚艷。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據說在這一天向眾神的領袖祈福,可以帶來一整年的好運。在澎湖地區,拜天公時必備的一種食物叫做「天公圓」。

示意圖。開放博物館提供圖/示意圖。開放博物館提供

延伸閱讀

台南春遊新寵兒!開箱首屆「新營波光節」夢幻光影點亮濕地之美

天公圓是用傳統古法製成的古早粿,外型通常做成女性乳房的形狀,象徵「天神哺育萬物」。天公圓是用米製成,一般會經過把米磨成漿,再透過「炒、揉、捏、蒸」四個步驟,用料及製作方式都非常單純,吃起來就是淡淡的甜味,也因此在澎湖當地有著「天公圓沒糖自己甜」的俗諺。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天公圓逐漸被麵包所取代,許多澎湖居民也在社群媒體上感慨「好懷念的家鄉味,怎麼吃都不會膩」,更有人分享把天公圓煮成鹹粥更是人間美味!

馬祖 

馬祖在過年期間也有其獨特的習俗。

初一的馬祖,大人們早上起床忙著幫小孩打扮喜氣洋洋準備去親友家拜年,同時,還有一項傳統習俗叫做「撈燴飯」。媽媽們需要早起將白米煮至六分熟,放入「紅斗」加入瓜子、桂圓、桔、紅棗、紙花等食材,再插上雙紅筷子,圍成圓形並放在祖先香位前。隨後,才會開始放鞭炮,正式開始春節的祭典,以驅逐邪魔。

示意圖。取自Pexels,攝影:Elina Sazonova。圖/示意圖。取自Pexels,攝影:Elina Sazonova。

延伸閱讀

黃色小鴨再現高雄!承億酒店進駐旅運中心開啟海上國門新篇章

到了初九,馬祖的大街小巷會開始出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畫面,人們手裡拿著紅布袋,裡面裝滿了壽桃包、壽麵、壽糖、橘子、蘋果、雞蛋、湯圓、生薑、豬腳、紅筷、香火炮竹等「10+1大禮包」,到今年歲數逢九的長輩家恭賀身體健康。這樣的祈福小儀式源於傳統文化中對於孝親敬長的尊重,並在後來衍生出晚輩替長輩摜九、作壽等習俗,也讓長輩們在春節這個大好節日,感受到滿滿的祝福與溫暖。

這些離島地區的過年習俗,如金門的「長年蔗」、澎湖的「天公圓」以及馬祖的「撈燴飯」「摜九」,不僅代表著島嶼文化的獨特性,更是台灣傳統的寶貴遺產。雖然時代不斷演變,但這些習俗的傳承與延續,讓我們見證了文化的連結與薪火相傳的力量。在新的一年,讓我們一同珍惜與守護這份豐富多元的文化風貌。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外島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史上最完整走春攻略!全台縣市長獨家推薦春遊景點PK一次看
2024春節全台老人慰問金!這縣市55歲就有敬老禮金,紅包飆萬元
台南鹽水月津港燈節新視界!美軍炸成廢墟後怎翻身成國際慶典?
2024全台灣燈會搶先看!巨龍主燈、無人機、黃色小鴨亮點滿滿
謝祐安

謝祐安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