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被老一輩的人唸:『你離經叛道』,就連高速公路旁的選舉廣告招牌,也被唸過……」代表國民黨角逐2024基隆立委席次的林沛祥,說起話來毫不拐彎抹角,往往手舞足蹈、豪爽大笑。
他,46歲,是基隆市現任議員,但在41歲那年,就成為基隆史上最年輕的副議長,作風洋派、190幾公分的身長、穿著雅痞、有著Model體態,與到處喬事情、出入婚喪喜慶的傳統地方議座,有著極大的落差。
他,留學國外,有時很令老一輩的傳統政治人物翻白眼,因為在他們的眼中的他,不按牌理出牌,將傳統的紙張選舉文宣視為無物。而最讓他們無法理解的是,他的廣告看板沒有笑容,不愛與總統侯選人合拍、不刻意顯擺燦爛,個人風格若用色調比擬,是低調灰濛。
甚至,明明披上藍營戰袍的他,這次競選幕僚中,還曾有於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中,帶頭衝進立院的一線戰狼……。
他給自己的註解則是:「真的很不國民黨(指非傳統國民黨選將)」。
15歲就赴美求學的林沛祥,擁有美國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拉文大學公共行政博士等亮眼學歷,青春歲月大多在美國度過,直到31歲拿到博士學位後,才回國在海洋大學航管系任教。
他的父母,是曾任兩屆基隆市市長、兩屆省議員的林水木,以及6連霸立委徐少萍,是妥妥政治世家的「政二代」,但對這個標籤,林沛祥不覺得是包袱,卻也不矯情擺脫,因為他看得很淡。
「不能沒選舉的時候,跟別人說我爸爸是市長、媽媽是立委,選舉的時候就說他們跟我沒關係,這也太虛假了,」政二代之於他,就是一個中性詞彙,跟一般人相較,確實領先在起跑點,但不代表不用跑,甚至由於背負了更多的期待、包袱與刻板印象,「跑起來搞不好比別人更辛苦。」
這樣的坦率回答,讓這位政治世家出身的選將,表現確實跟傳統的地方政治人物很不一樣。他2018年首次挑戰基隆市議員就一舉成功,並以新人之姿當了4年的基隆市副議長,但這段從政歲月,卻是人生的意外軌跡。
2015年,林沛祥登記參加基隆市立委黨內初選,最終不敵被他形容是「半個長輩」的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結果出爐後,他開著車準備載太太下班,開到基隆市鬧區的仁愛路圓環時,瞥了一眼路旁的教堂,「我那時想說,OK,我們家的政治生命結束了,」因為母親徐少萍的不分區立委席次,任期只到2016年,這次初選失敗,代表家族的政治舞台正式落幕。
圖/政二代之於林沛祥,就是一個中性詞彙,跟一般人相較,確實領先在起跑點,但不代表不用跑。蘇義傑攝影。
隨後,他看了教會旁綠、白、紅的閃耀燈光,宛如美髮廳的招牌喚人來,「我在想,要不要我進去看一下,搞不好有點變化,」正當這位硬脾氣、從小不信教的大男孩準備停車時,心裡又有個聲音告訴他,「這等於是找藉口逃避,」因此又開車繞了一圈跑去24小時營業的誠品,買了一本《還在學:成功不是你想的那樣》,於是靠著這本書,以及留學時養成的打籃球習慣,度過這段鮮為人知的低潮。
心情沉澱後,林沛祥本已做好打算當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沒想到2018年因緣際會,再度重回政治圈。
其實,從學界到政界,林沛祥不是沒有糾結過,最終在學生強烈鼓勵下,披上戰袍參選議員。
「那些學生滿奇特的,他們是玩太陽花的,帶頭的那個人還衝進立法院過,並睡在立法院內。」這群曾經堅決反藍的太陽花學運人士,最後竟願意幫藍營新人打選戰,乃基於他們相信,沒有藍營老派包袱的林沛祥,會是他們的代言人。
「這群學生對我說,老師你至少會用我們的話跟我們說話,你進去裡面(議會),至少有人會幫我們說話,你不進去的話,難道我們在外面,每4年就在街頭運動一次嗎?」於是,林沛祥就帶著這群非典型的競選幕僚從政至今,為暮氣沉沉國民黨捎來新氣象,只是,或許由於太過於非典型,他的作風常令傳統藍營政治人物倒吸一口氣。
圖/取自臉書林沛祥。
2024年這場立委選戰,林沛祥的相關競選海報,背景都是灰暗的基隆,而他本人站在幕前深思,試圖訴說基隆人、基隆這座城市的故事,但這種頗受年輕人青睞的「電影式海報」,卻被黨內罵死了,「從我老爸一路罵,甚至兩個前市長都講過。」
林沛祥大笑,雖然長輩的建議很多,「但當然不要把他們的話聽進去,」許多的意見,包括「充『沛』吉『祥』有活力」這類走傳統路線的競選標語,也被他否決,「一天到晚叫我做這個,我就謝謝指教,」寧願用一些簡單的東西降低城市的選舉味,不要讓自己變得那麼討厭。
海港城市基隆這幾年的政治變化劇烈,民進黨於2014年、2016年接連拿下市長、立委席次「完全執政」;不過8年後,市長寶座又從綠地翻為藍天,體現年輕選民政治傾向的不固定,導致基隆政治板塊的「不穩定」,一代新人換舊人,而國民黨站在這個時代浪潮前,不得不變。
「他們(民進黨)的議員平均只有31歲,但國民黨的平均值卻是50歲,我47歲竟是第二年輕的,」因此下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在基隆的議員席次肯定也會大換血。
但選上的年輕一輩是不是都是國民黨?民進黨是不是還能活下來這麼多?都讓人充滿疑問。
他直言,國民黨最大的敵人,不是民進黨,也不是共產黨,而是時代潮流。國民黨習慣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透過組織動員、造勢炒熱選情,卻鮮少反思現在的環境與過去來比,已大不相同。
「我曾看過一份報告,2016年那次選戰,投票最踴躍的是28-34歲這群,2020年或許也是,跟我們一向想像的年長者才會去投票,是有出入的。」持平而論,藍營內部的世代交替已在進行,但還可以「再加速一點、劇烈一點。」
年輕選民正在翻轉基隆市的政治結構,藍營新世代選將林沛祥乘風而起,帶著新生的力量,盼為北台灣的故鄉,注入更多非典型的活力。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