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202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者逾3成(31.64%),是10年前(民國100年17.8%)的1.8倍。而2021年新生兒母親的眾數和中位數都是32歲,已經是衛福部建議女性適合生育年齡25-35歲的末段班,也相當接近高齡產婦的定義。
仔細觀察台灣各地的生育年齡中位數,可以發現都市地區的生育年齡普遍較高,像是台北市信義區、中正區、內湖區、新北市新店區、高雄市前金區和楠梓區,生育年齡的中位數高達34歲。
尤其是台北市,2021年的平均生育年齡為33.36歲,中位數相對較低的松山區也有31歲,等於一半以上的母親屬於高齡產婦。
台灣山區鄉鎮的母親生育年齡,相對較為年輕,像是屏東縣牡丹鄉的生育年齡中位數為27歲,最台最低;另外屏東縣新埤鄉、花蓮縣富里鄉和卓溪鄉、台東縣鹿野鄉、宜蘭縣南澳鄉和新北市坪林區,生育年齡中位數都在28歲。
為何現代人都不敢生小孩?不少網友認為,「子女教養費高昂、房價太高、壓縮生活品質」,是年輕人不敢生孩子的主因。而也因經濟和職業壓力,雙薪家庭普遍,不少父母認為自己無暇兼顧照顧孩子,甚至有人直呼「養不起幹嘛生,階級複製害慘小孩子」「房子跟孩子只能選一個」「房貸要繳40年,車房買完之後,還要負擔孩子的生活,年輕人對未來沒有期待」。
透過《樂居》網站上的台灣各地區域房價,可以發現台灣生育年齡中位數偏高的區域,房價確實偏高,像是信義區一年內成交價98.64萬/坪、中正區為94.08萬/坪、內湖區為75.61萬/坪、新店區為52.45萬/坪,部分區域房價甚至高於該縣市平均。
然而國人晚婚遲育現象普遍,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尤其高齡產婦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機率都高。在房價、職場等大環境壓力無法立即改善的現狀下,也有許多女性想藉「凍卵」讓生育不再受到嚴格年齡限制。
除了現行政府的不孕症治療補助,今年起部分縣市也開始針對「凍卵」推出補助,像是桃園市補助營養金和保存費,每人上限22000元;新竹市則補助營養金2萬元,保管費每年2000元,最多5年,AMH抽血檢驗費1,000元,最高補助總金額可達31,000元。
全台生育年齡最高的台北市,也有不少議員在今年5月提案,應比照桃園提供一次性的凍卵補助,希望別讓女性在職涯發展與生育規劃間痛苦面對「殘酷二選一」,台北市衛生局則允諾會找專家、學者研議。
不過,桃園和新竹的補助今年才剛上路,是否能減緩現代人「不敢生孩子」的壓力,還得再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