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網友於PTT發文提到,在台灣的海港或海鮮餐廳,若顧客想「過癮一下」大啖海鮮,人均約需5000到7000元台幣起跳,非連鎖平價日式壽司店也不相上下。
但該網友分享,他曾到日本築地市場,任意一間店家魚類吃到飽僅需5000日幣(約新台幣1100元),不禁讓他想問「為什麼台灣的海鮮都那麼貴?」
此文一出,瞬間引發網友共鳴,他們紛紛表示「很多漁港買魚,還比你去傳統市場找魚攤買貴」「日本在地產地的變便宜,台灣在地產地出來的變貴」「台灣有自己的玩法,越靠近產地越貴」「同樣價錢在曼谷可以吃到吐出來」。
圖/網友表示,在台灣漁港買魚,還比到傳統市場魚攤買魚的價格更高。取自臉書「梅子活海鮮餐廳」。
也有網友認為「老闆就想賺那麼多,不就人工貴」「台灣人最會坑自己人」「台灣盤子多也願意被宰」「漁產被塑造成超高級食材,只要有人買單價格就下不去」「專賣外來觀光客,賣太便宜還會被同行嫌棄」「在台灣吃現流成為展示財力的一種方式」。
不過有網友解釋,台灣海鮮價格降不下來的關鍵為「進貨量」,供貨給市場的小盤商和漁港因為是自己賣,必須扛起賣不掉的壓力,所以才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
除了上述原因,網友指出海鮮餐廳之所以昂貴,其實在於「料理」。有網友分享只要做到兩件事,海鮮便會便宜很多:「第一,自己去魚市場買回去料理;第二,時價開口問,其實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