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小童不尿了?!是壞了嗎?」嘉義公園是嘉義市知名觀光景點,許多遊客入園,總會到尿尿小童前拍照,看不到小童尿尿,難掩失望而歸。
市府委託雲科大文資維護系修復尿尿小童,修復團隊利用多項醫療手器具,成功將尿尿小童身上近2公斤的「三層肉」去除,回復到百年前銅像該有的輕盈、可愛模樣,閃閃動人。
尿尿小童是許多市民兒時的共同回憶,根據1939年日據時代,一張歷史老照片佐證,尿尿小童距今至少已84歲,高齡尿尿小童在不同年代有著不同膚色,從古銅色、青銅色、白色到綠色,不同年代的市民有不同的見證。
市府建設處說,因應久旱不雨,水情燈號調整,為節水抗旱,除嘉義公園尿尿小童及景觀池,包括中央噴水、蘭潭水舞、文化公園等,噴水通通暫停,也具宣示作用,呼籲大家共體時艱,有水可用當思無水之苦,等降雨水情改善,再恢復開放。
面對氣候異常、降雨偏少,市長黃敏惠責成市府團隊也超前部署各項節水作為,透過跨局處橫向溝通協調,與資源回收車廣播、有線電視跑馬播送、市府官方LINE帳號等多元管道宣導節約用水。
另由市府水資源回收中心免費提供回收水,供清洗街道、綠帶澆水、工地灑水等,目前每日尚有2600公噸水可供取用。
本文轉載自2023.03.2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