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台灣勞工年均總工時為2027小時,排名世界第5高,而前4名國家則分別為:新加坡、哥倫比亞、墨西哥、哥斯大黎加。
其中最常被拿來和台灣比較的南韓,年均總工時為1967小時,排名全球第7;又日本部分,平均年總工時為1644小時,名次遠在20名外。
不過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台灣年均總工時大幅縮短了6小時,降為2021小時,2021年更一口氣降至2000小時,比前一年又縮短20小時。
圖/取自Unspalsh。攝影者Kate Townsend。(示意圖,非內容畫面)
對此勞動部勞動條件司司長黃維琛推測,主要是受疫情影響的關係。但儘管台灣勞工平均年總工時近年有下修情況,因降幅有限,以致總工時仍在全球前5名行列,台灣仍被外界批評是「過勞之島」。
黃維琛則解釋,只看年平均總工時,無法真正掌握勞工的實際工時全貌。
平均年工時包括全時跟部分工時,但國人傾向選擇全時工作,部分工時勞工占比僅3.6%,相較日本部分工時勞工占2成多、南韓也有1成多,可把整體年均總工時拉低。
黃維琛說,若以2021年全時勞工每週經常工時做比較,台灣為41.6小時,低於南韓的43.9小時、日本的42.5小時;每週經常工時超過50小時的比率,台灣也僅百分之4點多。
本文轉載自2023.03.0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