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週休3日」提案5700人連署!拚亞洲第一國2好政府怎回應?

台灣「週休3日」提案5700人連署!拚亞洲第一國2好政府怎回應? 圖/取自photoAC。攝影者Mandam。(示意圖)
作者:蔡炆璇
日期:2023-05-15

台灣一般上班族多採週休二日工作型態,可讓人意外的是,近年受疫情影響,據勞動部統計,全台勞工2021年平均年總工時2000小時,雖創歷年新低,但仍位居全球第4高。因此一位名叫Lucas的網友3月7日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希望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國家。提案一出獲逾5700人附議,而這代表政府須在限時內具體回應。究竟這股風網路怎麼吹?《城市學》帶你了解。

根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該提案內容,發起人網友Lucas在裡頭表示「BLUE MONDAY是絕大多數上班族的夢魘,該如何提升上班意願,歐美有部分企業投入實驗週休三日,那台灣大家覺得是否可行,民眾說,正常工作日週一到週五工作還可以,反而比較覺得應該縮短每天工時、減少加班」。

蘇義傑攝。(示意圖)圖/蘇義傑攝。(示意圖)

同時他還提到「據英國上個月公布的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3成5,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5成7,而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週休三日。」

延伸閱讀

公司員工「週休3日」讓企業爆了?全球最大規模實驗結果驚人

因此Lucas最後不忘呼籲並強調「所以請參加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

而該提案在經檢核後,確實於60天的附議時間內完成了超過5000份成案,換言之,政府必須在限時6月26日前正式回應。

蘇義傑攝。(示意圖)圖/蘇義傑攝。(示意圖)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只是「週休三日」決策,平台上雖有許多網友讚聲支持,但被轉發分享到各大社群平台後,還是有不少人唱衰,不看好提案能通過,且先後直言「這種平台只是給你希望又落空而已,最後結局就是超油的官方回應」「反正最後就是不可能實施,當台灣資方吃素啊?」「國外那套別拿來台灣用,台灣要週休三日做夢比較快」;另有網友憂心「真的週休三日的話,你看物價會不會再飆漲」。

延伸閱讀

台灣連「過勞之島」都要贏南韓?全台疫年總工時仍衝全球第4

2024年行事曆連假預排版。取自網站「生活智慧王」。圖/2024年行事曆連假預排版。取自網站「生活智慧王」。

然而發起人網友Lucas提到的這場,規模史上最大的「週休三日」試驗計畫,據悉於2022年全球展開,由英國非營利組織4 Day Week Global、智庫Autonomy、波士頓學院、劍橋及牛津大學研究員,共同籌辦為期6個月的試驗,實驗對象為61家企業中約2900名員工,他們涵蓋的產業包含銀行、IT、零售與人力組織等領域,結果出爐後,確實帶給勞資雙方正向的效果。

儘管期間,確實有一些員工擔心,一週上班4天,工作會不會做不完?8成工時恐導致業務處理強度大幅上升,反而抵銷週休三日帶來的好處。

延伸閱讀

2024春節「連假11天」史上最長?網放假到厭世:3週六補班母湯

可最後依據研究團隊2月21日公布的數據,企業休假制若採「週休三日」,全體同仁的健康都明顯好轉,像是40%的員工表示睡眠獲得改善;71%的人則稱倦怠度下降;39%的人感到壓力減少。

而當公司最重要的人力資產「員工」狀態佳,自然對企業整體好處多多,像是:

1. 與前2021年同期相比,參與實驗的企業,病假缺勤率下降65%、離職比例也少了57%,平均營收成長更是超過35%。

2. 又若以公司規模進行加權,試驗期間,這些公司的平均營收都小幅增長1.4%。

網友公開發起週休三日提案,目前連署附議階段已通過,等待政府主管機關限時內具體回應。取自公共政策參與平台。圖/網友公開發起週休三日提案,目前連署附議階段已通過,等待政府主管機關限時內具體回應。取自公共政策參與平台。

因此在試驗後,確實有96%員工直呼更愛週休三日的上班節奏;另42%員工向公司喊話,除非加薪25%到50%,否則再也不考慮週休二日,當中甚至有15%的人直言自己「回不去了」,再多薪水、福利和錢,都無法讓他們再過週休二日的生活。

有鑑於此,實驗的56家公司(比例超過90%)直接宣稱,內部繼續實施週休三日,其中18家企業(約30%)更常態實施,希望有效打造公司和員工雙贏局面。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政策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連假太彈性害人得「五月病」?上班族週六補班曝長假恐怖下場
砍連假過年6天大家能接受真好?人事處「補班新制」6月底曝
不用辭職退休!上班社畜放棄這件事,3個月靠週休二日環遊世界
連假打卡免排隊、國旅交通便利「這快閃縣市」讓人連路過都不想
蔡炆璇

蔡炆璇

遠見記者、城市學數位策展。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