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篇】許多地方創生團隊皆推出深度遊程吸客,如關點工作室、達興山號、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等

在森林裡享受下午茶、山海瑜珈小旅行!台灣東部深度遊程懶人包

在森林裡享受下午茶、山海瑜珈小旅行!台灣東部深度遊程懶人包 圖/取自臉書雨淋 Rainfall cafe。
日期:2023-02-03

源自於日本的概念「地方創生」,近年來在台灣興起。在地團隊透過提升在地文化,依地方特色發展產業、創造就業機會,為台灣帶來正向發展。而許多投入地方創生的組織也推廣了深度旅遊,讓民眾在遊玩時,同時也能認識在地特色與文化。在台灣的東部,有哪些在地的團隊推出地方創生旅遊呢?本文帶大家一探究竟。  

多羅滿賞鯨 

多羅滿(TURUMOAN)是西班牙人對花蓮的讚嘆之語,用來形容縱谷平原中盛產沙金處的金石閃耀模樣。如今在花蓮港,這個名字是賞鯨船,也是早晨海上的金色陽光,是守望台灣東海岸自然無盡藏的願望,更是海洋文化和地方創生的發展基地。

取自臉書「多羅滿賞鯨」。圖/取自臉書「多羅滿賞鯨」。

二十多年來,多羅滿賞鯨船乘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從事海上旅遊,同時傳遞海洋知識,也協助鯨豚紀錄、海洋教育與科學調查。在這裡,賞鯨船同時是海上的學堂與開放的研究室。

團隊希望陪更多人在旅行中遇見海,從而了解海、關愛海;那是在這個自然環境蒙受諸多破壞與考驗的星球上,最長遠也最美麗的一條路。

📍多羅滿賞鯨:官網FB

雨淋甜點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雨淋甜點創辦人為留學英國、印度、韓國、法國的青年,他們結合在地原住民青年,在花蓮進行森林經營。

他們推出森林甜點下午茶,讓大家在這片森林待上三小時,不但能一次吃到東部最棒的農產,同時也探討2050年森林碳權與碳中和的關係。

取自臉書「雨淋 Rainfall cafe」。圖/取自臉書「雨淋 Rainfall cafe」。

團隊希望讓東部最好的,都能被看見,進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雨淋甜點:官網FB

關點工作室

關點工作室於2020年10月創辦,創辦人是來自台北的移居青年,過去從事旅遊相關職務,有豐富的行銷業務、行程規劃、領團導覽解說等經驗。

延伸閱讀

台東有個設計中心生活改變了嗎?民眾街訪「尷尬笑」揭真實心聲

團隊認為,小鎮的生態不僅僅侷限在景物上,還有著因地緣造就的多元風土民情貌;湊起這個聚落的重點,則是過去現在未來存在於關山生活的任何人。

取自臉書「關點|Guan Point」。圖/取自臉書「關點|Guan Point」。

因此,他們希望將在地田野、文史整合,以雲端平台及實際導覽來為地方的生活增添生氣,建立人們與在地的連結;並以人做為人文傳承媒介,促進理解彼此的價值。

📍關點工作室:官網FBIG

STEPOUT

STEPOUT始於台東的「覺知」,也有人稱之為台東的「慢」,是一種理想生活型態。

這裡的店家想開店就開店,想賴床倒頭就睡;小農堅持自然農法,種什麼吃什麼;這裡一直是如此的山綠海藍、充滿自然的覺察。

取自「S T E P O U T | 台東山海戶外瑜珈」IG。圖/取自「S T E P O U T | 台東山海戶外瑜珈」IG。

台東的自然深深影響這片土地的生活方式, 而正是這種人與自然的連結,啟發了創辦人Fifi,她決定定居在台東,透過連結自然與瑜伽,把瑜伽哲學擴大至生活之中,協助大家更有覺知地生活。

延伸閱讀

台東慢經濟釀快商機打趴六都「後山舞台」吸大師群搶定居關鍵曝

結合瑜伽與觀光創生,STEPOUT將台東生活方式與山海元素轉譯成不同的瑜伽形式,透過瑜伽小旅行、戶外瑜伽活動,讓大家可以更深入感受生活的本質,感覺到台東的生活不只是慢,也很瑜伽。

📍STEPOUT:官網IG

達興山號

一對夫妻想藉著陪伴兩個孩子長大認同這塊土地,並驕傲著自己排灣族身分,也是屬於大武山的,而山就像母親能孕育出美麗的成長過程,於是,他們毅然決然結束台北的生活,回到當初相遇的地方,開始了一家四口的探索生活。

取自臉書「達興山號」。圖/取自臉書「達興山號」。

他們在太平洋與大武山之間開設的無菜單料理餐廳。阿泰從五星級飯店的廚房畢業,運用西式料理手法融合部落食材;佳佳運用之前在旅遊業歷練出說故事的能力,組合並提供遊覽山海美景的行程。

美食加上旅遊,達興山號希望讓旅客留下美好難忘的味道及回憶,也期望進而能讓部落青年和外地遊子在地就業。

📍達興山號:官網FB

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

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位於台九線315.6公里處,原為關山鎮農會碾米工廠及閒置穀倉,後由農會利用此閒置空間建立「米」主題休閒體驗園區。

取自臉書「米國學校」。圖/取自臉書「米國學校」。

園區內包含古農機具文物館、米國學校體驗教室、米國學校餐廳、米國學校宿舍及農特產品直銷展售賣場,提供遊客看米、玩米、吃米、帶米回家的體驗,團隊創新農業價值,為傳統產業找到新生命,也為農村社區注入活水,帶動創新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

東漂現正流行!台東愈慢追世界愈快,看饒慶鈴6招釀「慢經濟」

米國學校藉由轉變農會經營模式,帶入體驗經濟的時代,為農民努力生產的優質好米進行有效的體驗行銷之外,更重要的任務是希望為台灣的農業盡一份心力,將農業永續傳承,找回失落的米食文化。

📍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官網FB

◆台灣地方創生深度遊程懶人包:北部篇中部篇南部篇離島篇

本文資料參考《2022台灣地方創生體檢報告》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地方永續旅遊東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台灣首份地方創生體檢報告!30-39歲為主力,七成經營在地體驗
蘭嶼、坪林玩100次更青年「坪感覺」地方創生塾「曬飛魚」商機
縣市推地方創生當然得為錢?情勒青年回流不該是口號、零和遊戲
城市學編輯部

城市學編輯部

1995年起,《遠見雜誌》每年發表「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以具體民意反映地方施政成果。因此,《遠見雜誌》於2019年創立《城市學》,我們聚焦城市美學、人文活動、地方治理和智慧科技四大面向,邀你一同探索城市發展的有機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