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三鶯地區越來越不一樣!」新北市文化局長龔雅雯指出,三峽、鶯歌地區有歷史悠久的陶瓷產業和富饒人文氣息,現在又有興建中的新北市美術館,新北市政府自109年推動「三鶯文創整合計畫」,將美術館作為核心,以城市景觀改造、生活美學營造、文化觀光體驗、產業創新加值及品牌活動建構五大面向,逐年滾動修正,統合各局處22項硬體工程建設,18項軟體建設,投入總經費逾552.8億,含新北市美術館、捷運三鶯線、三鶯大橋改建等工程,同時透過捷運通廊及已完工的「陶、藝、山、水」四條人行動線環境改善工程,將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陶瓷博物館、鶯歌老街等藝文觀光景點串連。此外,市府更投入新臺幣9,700萬改造鶯歌美食廣場也已完工啟用,將結合藝文、休閒、觀光打造三鶯成為北臺灣最重要的藝術觀光城。
圖/新北市美術館以「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為概念,打造純白藝術的新地標。
而預計明年2023主體工程完工的新北市第一座公有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以「蘆葦叢中的現代美術館」為全白建築設計概念,以「全民美術館」為宗旨形塑整體美術館景觀氛圍。打破封閉式的建築設計,強調自然與環境共存,也將串連設計動能與社會意識,用嶄新據點的角色與市民對話。除了主美術館,旁邊也有設計藝術街坊,將透過策展方式,開放藝術家及工作團隊駐村使用。新北市美術館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臨近「鶯歌陶瓷博物館」,規劃未來結合周邊的鶯歌國民運動中心、大漢溪自行車道及水資源中心等周邊資源,打造一個結合生態、藝術與休閒的特色園區。此外,也將連結鶯歌陶瓷博物館、李梅樹紀念館、鶯歌陶瓷老街、三峽老街、客家園區等在地文化場館與空間資源,形成特色藝文廊帶,並成為北臺灣重要的藝文地標。
值得期待的是,明年10月將與臺灣設計研究院TDRI共同主辦的2023「台灣設計展」,預計串連美術館周邊與藝文生活空間展出,結合民間資源合作發揮設計的力量,共同打造新北設計城市品牌,啟動新北設計年。
圖/鶯歌陶瓷博物館是全臺首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博物館,致力於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從事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工作,積極促進國際交流合作。
「一個區域的發展,要跟著在地的人文生活結合,才能激盪出藝術新型態。提到鶯歌,陶瓷結合文創就是重要生命力!」龔雅雯局長提到,臺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20幾年來致力於臺灣陶瓷文化推廣,在陶藝展覽、美學推廣、藝術教育、產業連結等各方面的努力深獲各界肯定,舉辦各式活動,如國際陶藝雙年展、臺灣陶藝獎等,深受國內外人士好評。全臺獨有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2004年開辦至今,在今年以「世界的形狀─陶藝作為社會新動能」為主題,呈現12國47位陶藝家,跨越國界展出72組件多元共融的作品;今年更與以色列博物館締結創館以來第10個國際姐妹館,共同推出「越‧界─以色列工藝設計雙年展精選」特展,將新北的藝術與文化接軌國際。
近年鶯歌陶瓷博物館更打造「鶯式生活」、「鶯歌藝術季」等多項品牌活動活絡「紅色陶寶—三鶯文化」美學廊帶,新北文化局於今年9月推出「鶯式生活」,集結35處在地藝文業者,讓傳統的街區,展現出新穎的意象,其中包括設計多條路線,串連三鶯秘境私房景點,設計半日至2日遊的藝文走讀遊程,還有職人帶路百年陶瓷工廠追憶往昔職人生活等。
值得期待的三鶯文創品牌盛事「鶯歌藝術季─來唱鶯歌」將在12月辦理,由新北市美術館與鶯歌陶瓷博物館攜手合作,自12月17日到12月25日,匯集陶藝、美術、音樂、設計、流行文化元素,打造巨型匯聚之門光影牆、演唱會、實境遊戲、市集等多樣化活動內容,結合新北市美術館藝術行動巴士,將揭示三鶯文創整合計畫之里程碑及鶯歌未來雙館藝術核心的願景,期待未來美術館結合周圍地景特色與鶯歌陶瓷博物館形成雙館磁吸效應,以及三峽老街,化身「三鶯藝術聚落」,打造北臺灣藝術重鎮,成為藝文、旅遊新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