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民信仰源於台灣18~19世紀的三大反清民變: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及戴潮春事件,客家先民結合不同族群,組成義民軍,保鄉衛國而犠牲寶貴生命,有心人士將其骨骸撿拾、建亭祭祀,並尊稱他們為「義民」。後經乾隆皇帝對粵籍的受難者贈予「褒忠」匾額,提升受難者地位,隨後的戴潮春事件,更加深義民保家衛國的氛圍及歷史深度。新竹(竹塹)地區設立的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成為北部客家人心中崇高的守護神,並逐漸擴大成為既特殊又具代表性的信仰文化。
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是台灣義民廟的總壇,也是客家義民信仰原鄉,全台灣的義民廟,幾乎都是從此分香。目前新北市擁有兩處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分香廟──「台北褒忠義民廟」及「大台北新店褒忠亭」,每年更積極參與「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活動,對落實客家族群文化推廣及凝聚雙北地區客家情感,有著重要功能。每年農曆7月20日的新竹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典與中元普渡聯庄祭典,是北台灣客族群最大盛事,傳承180多年的義民祭典,傳達對義民爺執戈衛鄉的敬愛,也凝聚了整個客家族群的情感與認同。
圖/2019年新北義民爺國際嘉年華,16國駐台使節體驗挑擔奉飯 。
1998年,在台北縣政府的支持與客家民間團體共襄盛舉下,舉辦了第一屆「台北縣客家文化節」,由縣長擔任主祭,承襲新埔枋寮褒忠亭義民廟輪值爐主庄祭祀模式,新北市也以移動廟宇的概念,分區由客屬社團理事長擔任輪值爐主主祭,結合傳統與都會新意的活動,為新北市的義民祭種下生根茁壯的能量,讓新北市民第一次接觸及認識新北客家,其中首創的「千人挑擔奉飯」,成了全台最廣為人知的客家義民節活動亮點。
2011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首屆「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後更名為「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祭」)於永和舉辦,延續挑擔奉飯、安座大典、三獻禮等傳統祭祀儀典之外,更透過創意、國際化甚至科技化的多元活動內容,讓活動成為全台最受矚目的客家文化盛會。
圖/2020年客家社團鄉親與世界瘋客家踩街大偶一起挑擔奉飯踩街,充滿興奮之情。
客家義民爺文化節多年來由新北市政府與各民間客家社團彼此積極激盪創意,在保有傳統祭祀儀典之餘,更結合多元創新的活動,展現出新北市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從1998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的「褒忠義民心‧榮耀新北市」開始,每年都有不同的創意和特色,2019年邀請30個國家使節及新住民一同參加,客家文化園區規劃客家義民中華兵器特展、四格漫畫展,讓義民爺文化更能貼近民眾;自2020年起,為凸顯新北市義民節的特殊性,活動改為每年的10月舉辦,同時藉著各種傳統與創意兼具的主題, 2020年以「2020愛你愛你」為題,挑擔奉飯隊伍上出現愛因斯坦、卓別林、蒙娜麗莎及阿姆斯壯等世界瘋客家踩街大偶;2021年以「義起幸福 in 新北」為主題,活動以線上「義民英雄」繪畫比賽及義起向前行」2D 跑酷遊戲等一系列創意活動,不間斷地推廣與傳承客家文化;2022年以「義起尞新北」主軸,虛實整合方式擴大辦理線上「毛寶貝義家親」兒童著色比賽、「義起閱新北 ‧ 發現HAKKA」樂活徵件、「義起唱新北」靚歌分享、「義起聚新北」國際視訊直播等系列活動,另外上演精緻客家大戲《鐵弓緣》,讓傳統客家祭活動,注入新能量、新生命,更提高活動的新視野。
新北市是客家鄉親安身立命的新故鄉,胼手胝足安定生活後,新北市客家鄉親沒有忘祖、沒有忘本,除了感謝新北市提供優渥的環境外,更感念客家先民的犧牲與付出,義民爺庇佑後代子孫昌盛繁榮,同時,也讓義民爺與子孫共享新北市的繁榮生活。
每一年的客家義民爺文化節獨特創意活動主題,除展現北台灣客家對義民爺的崇祀敬拜外,更期待客家下一代後生晚輩,不要忘記客家先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同時,也讓客家點綴新北市多元文化,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安居樂業的環境,大家靜好、共好。
圖/2021年「義民英雄」繪畫比賽,以創意方式繪畫出義民爺形象插畫,吸引更多年輕一輩更加了解義民精神。(圖為余韋德先生的作品─「義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