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門海洋藝術季從10月1日啟動,本屆藝術季共計展出6座大型藝術品,主展場雖以當代藝術家創作布展於莒光樓的作品「舟核」為代表,但布展於歐厝風獅爺的作品「風獅爺復育計畫」,經過藝術家精心策畫及雕琢,並結合原有的風獅爺造型,形成風獅爺群體特色,也別具風味,預計將展到2023年9月底。
金門縣觀光處科長楊沁杭表示「風獅爺復育計畫」,是由賴彥勳及日籍的宮城有加共同創作完成,作品先進行原型雕刻,然後開製矽膠模具,再印以水泥注模修飾,最後上色處理。
現場布設20匹小型風獅爺,每匹造型不一,各有特色,鑑於藝術季主要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展出,因此風獅爺藝品參考了故宮文物「清乾隆 掐絲琺瑯獅尊」「清銅胎掐絲琺瑯獅子」「唐 銅鎏金 護法獅」「清掐絲琺瑯獅子」等不同元素後,創作完成。
圖/取自臉書「金門觀光逗陣行」。
楊沁杭也提到,風獅爺主要棲息於中國沿海、台灣及日本琉球群島等地。風獅爺自古有鎮風、祭煞、防蟲、護風水、解沖等民俗功用,可祈求闔家平安、事業順遂、作物豐收。保護、復育風獅之重要性於此可見。
而這個「風獅爺復育計畫」,近來成為不少民眾的私密景點,許多人都笑稱,跟風獅爺家族合影超有趣,且這座作品,是以太陽能供電方式,因此亮燈時間概定為天黑後3到4小時,早晚拍攝的風格迥異。
有民眾說,此件作品象徵台日合作的成果,在日籍藝術家宮城有加的詮釋下,更增添日式幽默在風獅爺的徒子徒孫表情中,當中更有不少風獅爺,看起來頗有狗的神韻,超級可愛,不少女生都被萌到,還坐在上面拍照取景。
本文轉載自2022.11.10「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