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時間:2022年10月26日 】
2022年「第20屆遠見高峰會」特別邀請到台南市副市長戴謙,分享地方政府如何透過產業和能源轉型,實踐綠色永續的精神,並呼應全球最重要的「2050淨零碳排放」議題。
針對2022年9月,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公布「2021年永續環境施政評比」,台南市在全國22個縣市中,名列第一的亮眼成績,戴謙強調,台南市政府認真盤點了溫室氣體排放前幾名部門,其中,工業和能源產業以60%為最大宗「因此台南市府聚焦在產業和能源的轉型,從這2個面向落實減碳。」
圖/台南市副市長戴謙出席2022第20屆遠見高峰會,分享地方產業及能源轉型的治理經驗,力圖實踐綠色永續。蘇義傑攝。
台南市政府積極響應2050淨零排放,榮登全國第一個制定《低碳城市自治條例》的城市,規範用電大戶需設置太陽能光電,以面對氣候危機及淨零碳排之趨勢。
戴謙提到「南科跟沙崙是台南的2大引擎」在減碳永續的路上,南科是世界半導體晶圓廠聚落最完整的地方,因此台南全力整合學、研、及產業界能量,帶動綠能科技研發能量邁向零碳之路。
不只從南科推動轉型,台南也超前部署「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對此戴謙提到,沙崙是整合綠能科技產業的絕佳地點,因為「沙崙是台南的蛋黃區,交通便利」。
沙崙綠能科學城將結合「健康產業園區」「綠能產業園區」,創造兼具創能、節能、儲能、系統整合的綠能科技產業創新生態系,以落實永續。
有了南科成功的產業串連與轉型經驗,戴謙非常有自信地說「不久的將來,沙崙造鎮一定會非常成功。」
圖/台南市長黃偉哲。張智傑攝。
另外,台南擁有「全台平均最長日照時間」這項優勢,因此台南市府鼓勵廣設太陽能板。
戴謙補充道「到2022年6月底,台南的太陽能裝置容量占比近全國2成,裝置容量超過3.5GW,居全國第一」。
台南的光電,無論是屋頂或地面型,光電同意備案容量,均占全國第一。
預估台南年發電量約47.4億度,相當於17座曾文水力發電廠的年發電量,可供近135萬戶家庭年用電。
而台南用太陽光電代替火力發電後,成功年減碳量約238.7萬噸,相當於7337座的「台南公園」減碳量。
在水資源部分,戴謙直呼「再生水是缺水時候的救命水」因此台南首創「水權交易模式」,2021年中南部缺水時,台南便協調台積電與奇美實業,以台積電的再生水份額,來交換奇美的自來水額度,達成全國首例的再生水交換模式。
水權交易,不僅節省拉管的耗費,也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該水權交換模式,更榮獲2022年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在迎接建城400年之際,台南正藉著產業與能源轉型,展現全新樣貌。
戴謙也期盼,在全球永續潮流下,台南能奠基於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科學產業資源,創建古城成為永續智慧科學城。
《遠見》原文連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