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興建的熱蘭遮堡是台灣第一座西式要塞建築,到2024年滿400年,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公開呼籲,希望能在400周年之際,改正過去認知的錯誤,不要再把紅白色尖尖的現代建築高塔視為古蹟,「真正的古蹟是在旁邊的古城牆」。
但包括郵票上、高鐵站前、台南市古蹟旅遊券上的影像,呈現的都是尖塔,完全錯誤。
圖/取自「台南旅遊網」。
對此,葉澤山則表示,由於尖塔已有高知名度,要改變大家的印像有點困難,未來會結合尖塔與老牆,營造真正的古蹟形象。
文資局最近經過古蹟審議委員會,決定將安平古堡內兩處國定古蹟包括「台灣城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合併為一處,並更名為熱蘭遮堡,尚未正式公告。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兩處古蹟分別在1983及2004年設立,但近年又有新的研究與考古挖掘,確認兩處古蹟都是屬於荷人興建的熱蘭遮堡,在建堡400周年前夕,文資局因此主導更名。
圖/取自「台南旅遊網」。
負責調查熱蘭遮堡的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黃恩宇表示,這次列入的總計有10段舊城,重新加以測繪定位,其中新增的部分是去年因為民宅開挖而意外出土的熱蘭遮堡外城東北角的稜堡,興建於1660年,也是古堡多處尖型稜堡中首次出土的,在考古上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目前成大考古團隊仍在持續挖掘中,未來1到2年內,除了10段舊城外,應該還會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