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引來遊客的司馬庫斯,此時卻不再美麗。外籍YouTuber小飛在6年前,曾曝光自己在當地拍到的「垃圾瀑布」畫面,當時政府雖派人清走這些垃圾,但6年後小飛舊地重遊,竟發現垃圾瀑布依舊。
對此,小飛感嘆的說「我在6年後回來看看它現在的樣子,毫不驚訝地發現,一切都沒有任何改變。」
尖石鄉公所曾在2017年表示,這座垃圾瀑布是原住民保留地,因為在轉彎處,容易被當棄置點,很多遊客開車經過也都往外一丟就走人,其他家庭垃圾,則大概來自居民。
鄉公所說明,2016年時,地方政府已和部落合作,垂直吊掛清潔人員,沿著邊坡攀爬撿拾並清運垃圾,還是無法阻止亂丟垃圾的問題。
6年後的今天,政府在司馬庫斯沿路設置鐵絲網圍籬,防止民眾亂丟垃圾,但只要沒有圍籬的地方,垃圾依然堆積成山。
「台灣每座山後面都有一個垃圾瀑布,每個山村外都有一個更大的垃圾瀑布」小飛選擇不再曝光這些場景,是因為在看到數百個垃圾瀑布後,他認為談論它們,變得毫無意義。
「將垃圾扔進森林,是農田和村落公認的垃圾管理政策」小飛指出,這些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目前的標準做法。
另一種常見替代方法是焚燒垃圾,而這些垃圾在燃燒時,釋放出的有毒化學物質將進入空氣裡,不僅被大自然萬物吸入,也可能滲進土壤,進一步影響食物和水的供應鏈,對人體帶來損害。
同時網友也感嘆,這些垃圾大多來自當地居民「新聞報過幾次了,都是當地人丟的」「每個原住民村都會有垃圾山,見多嘍」「騎山路就會看到阿伯阿桑帶著垃圾,放在腳踏板上,然後一腳踢去路邊或山溝裡」。
圖/取自「Smangus司馬庫斯」臉書。
另有民眾指出,山區因為較少監視器,也不像都市大樓丟垃圾很方便「鄉下地方你把垃圾子車收了,造成民眾不方便時,他就用自己方便的方式處理往山溝裡丟。」
因此,小飛認為,是時候為鄉村提供,與城市相同水平的垃圾服務。即便成本很高,但若不這樣做,對環境的破壞將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