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泰國正計劃在曼谷近郊的懷亞(Huai Yai)打造耗資 370 億美元的智慧城市,屆時將吸引全球汽車、自動化機械、高科技等企業進駐。
這座智慧城市建置5個商業中心、一個企業總部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住宅區在 2032 年將可容納 35 萬人,創造 20 萬個直接就業機會,預估未來五年將吸引約 2.2 兆泰銖的外商投資。
東部經濟走廊(Eastern Economic Corridor)秘書長桑蘇班(Kanit Sangsubhan)表示:「這座新城市將為新一代人提供宜居環境,並作為商業中心運作下去。政府打造這座智慧城市的目的,是為了彌補泰國在疫情流行期間損失的收入。」泰國政府在聲明中提到,新的城市和商業中心預估可在未來十年內為泰國 GDP 增加約 2 兆泰銖。
圖/Pexels。
這項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實則源於泰國政府近幾年大力推動的科技轉型政策。
泰國政府於 2016 年提出「泰國工業 4.0」經濟發展政策,強打 5+5 目標發展產業,在拓展現有的汽車製造、智慧電子、醫療觀光、農業生技及食品業規模下,持續推動未來數位科技產業,如自動化機械、航空物流、電動車及物聯網等。
「泰國工業 4.0」最具體的建設就是打造東部經濟走廊,泰國政府過去幾年在東部羅勇府、春武里府、北柳府三區斥資建造機場、港口,將該區域打造為東南亞物流中心。泰國政府也將烏打拋機場納入新政策中,提出完善機場設施、建立飛機維護中心等訴求,將烏打拋機場升級為國際航空城。
除了東部經濟走廊外,泰國也於 2018 年訂定智慧城市發展藍圖,目標在今年將全國 100 座城市轉型為智慧城市,2036 年擠進世界前十大智慧城市的榜單。雖然因疫情來襲拖緩了施政步調,但可預期曼谷、芭達雅、清邁等各大城市未來將轉型為智慧城市,物聯網、5G、無人機將成為城市建設新指標。
圖/泰國街景,取自Unsplash,攝影:Dan Freeman。
面對泰國政府「拚經濟」的施政方針,台灣公司也不落人後。
鴻海為拓展全球電動車市場,今年七月正式落腳東部經濟走廊,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PTT)Horizon Plus 攜手打造全新電動車製造廠,預計於 2024 年完工投產。鴻海的產業鏈布局將有助於泰國打造電動車生態系,不僅減少城市碳排及汙染問題,也進一步推動泰國的智慧城市發展計畫。
位於東部經濟走廊內的「曼谷-芭達雅」地區不僅是交通樞紐,也是產業發展重鎮,泰國除持續改善城市交通、治安議題,也致力於將兩大城市間的衛星市鎮班昌市(Ban Chang)打造為泰國第一座智慧城市。
過去在東南亞國協中,泰國在 5G 推廣、物聯網整合上都是動能最充足的國家。
2020年,泰國電信公司 NT 開始和英國網路軟體公司 Mavenir 合作,根據班昌市的地理環境等因素,將 5G 網絡應用於自動化機械、遠程醫療、航空、物流及農業等各個領域。值得注意的是,班昌這座智慧城市的 5G 網絡系統是透過毫米波運行,透過大量建立毫米波基地台,使用者在移動時就能自動切換基地台,毫米波也被認為是物聯網、無人機及智慧電桿在城市運行的理想網絡系統。
圖/取自Unsplash,攝影者:Worachat Sodsri。
截至目前,泰國電信公司 NT 已在班昌市建置電信管道、光纖系統,這些電信服務基礎設施可供政府機構和私營部門使用,能夠優化共享資源。當地居民也將受益於 5G 網絡系統,上網速率將比過往的 4G 系統快上 100 倍。
綜觀「泰國工業 4.0」的整體成效,泰國政府不僅改善烏打拋機廠基礎建設、將班昌打造為 5G 智慧城市,更吸引全球高科技業者落地東部經濟走廊,相信持續積累的動能必定能幫助泰國重振經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