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
如果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動私刑強迫其他民眾加嚴防疫,影響人身及財產安全事件。
身為堅持清零派的我,反思本身想法及觀察相關討論,認為讓清零派接受跟病毒共存可這樣做:
部分民眾依以往外在情勢、內部經濟,看衰台灣未來發展,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染疫人數及比例低,維持經濟發展讓世界稱讚,以結果來看,對台灣勉強有信心。
因此跟進世界其他疫情嚴重地區,採取跟病毒共存政策,會讓這些民眾懷疑,幹嘛主動放棄治療?認為這是在證明台灣防疫失敗,以前只是運氣好。
對此,可讓民眾回顧努力防疫的過程,稱讚因民眾配合防疫,爭取到不少等到疫苗、藥物的時間。
至於接下來可怎麼做,讓疫情早些趨緩,則是中央可以強化民眾信心之處。
雖防疫官員曾說放寬防疫限制,會增加染疫人數,但依現在單日染疫達萬人來看,比起以前每天確診人數經常加零,落差太大很難接受;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不少香港及南韓民眾送命,會有民眾認為,病毒就是病毒,談什麼共存?
對此,中央可具體說明,接下來的防疫政策、相關醫療研究,以減少期待落差。
圖/確診及居隔人數攀升,衛生所人員趕不及開居隔單被民眾罵翻。池孟諭攝。
不少民眾擔心,防疫專線打不通、醫院沒床位、藥物不夠用,即使有藥物,也可能受限身體狀態,而不能服用。
此外如被匡列隔離,民眾又沒特休假可請,面對請病假、家庭照顧假恐遭扣薪,收入大減,甚至可能因此丟工作的窘境,內心自然不安。
另一方面,民眾也害怕,如發生重症來不及送醫急救,或出現後遺症,無法享受美好人生,亦或康復後被歧視等,又該怎麼辦?
對此中央需讓民眾了解,究竟該如何通報、醫療資源有哪些運用動態、隔離期間如何拚經濟、怎麼處理相關勞資糾紛,以及發生後遺症、心理創傷可去哪治療,還有哪些社福補助及服務能申請,以減少生活衝擊。
部分民眾認為,老人及小孩因身體狀態、年紀限制,沒辦法完整施打疫苗,加上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可能過勞,全民健保、官方財務負擔恐怕增加,所以堅持清零,反對與病毒共存,就是希望減少社會負擔。
對此,中央可充分說明,醫療資源分配、全民健保及官方財務狀況,讓民眾了解事情不會那麼慘。
畢竟面對這波大規模本土疫情,需要像《人類大疫考》書本中形容的那樣,每個人雖拿到不同考題,但只要互相合作,就能一起順利過關!
維基百科「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的說明
PTT網友八卦版《你各位真的想共存嗎?》
維基百科「自肅警察」的說明
Yahoo奇摩新聞《確診者必看注意事項大百科》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張居隱,原文《04201.要如何讓清零派接受共存?》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