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兩岸關係和疫情影響,台人到中國工作榮景短期難再現,但國人返鄉後發現上海、台灣職場差異影響競爭力

下班後不回訊息沒競爭力?兩岸職場落差大台灣人回鄉超難適應!

下班後不回訊息沒競爭力?兩岸職場落差大台灣人回鄉超難適應! 圖/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
日期:2022-04-28

過去10年因兩岸交流頻繁,該不該到中國工作這個議題,曾是青年求職者的熱門關鍵字。但隨著兩岸關係冷卻、疫情肆虐之下,2020年國人赴中國工作人數驟降至24.2萬人,與前年相比,年減15.3萬人;加上美中角力以及防堵紅色供應鏈惡意挖角台灣關鍵產業人才,可想見國人赴中國工作的榮景短期不會再現,也會有愈來愈多國人返台尋職。但是返台國人在找工作時,常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我們訪談了時常往返兩岸三地研究青年職涯議題的心理師盧美妏,發現同為一線城市的台北與上海,有著截然不同的職場文化。

在2021年5月,勞動部發函給人力銀行業者,要求不得刊登企業招募人員赴中國大陸就業的職缺資訊,若有獵頭公司或人力銀行協助招募媒合的行為,最高將重罰新台幣50萬元,加上疫情影響,不少國人這兩年從中國返台。

下班後不回訊息!上海、台灣職場差異大

心理師盧美妏提到深刻的感受,就是上海跟台北的職場文化真的落差很大。尤其剛回台灣時,真的不懂為什麼晚上11點就沒有人回工作訊息了?在上海晚上11點是一定有人會回訊息的時間啊!

對比台北跟上海,並沒有絕對的好或差,但如果從產能、工時或是收入來說,上海一定是產能強、工時長、收入高。不可諱言中國的市場在亞洲是很難忽視的存在,所以它們在職場的節奏性、專案的刺激性和世界潮流的接受度上,也都逐漸從follower走向leader的位置。

因此上海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或許起薪沒有台北高,但只要是被認可的人才,調薪幅度及福利待遇也沒有上限。所以在中國的工時就是這麼長,而且好像理所當然就是要這麼長,上海青年會用每一分鐘去換取更高的職位。

延伸閱讀

人才短缺北北基失業率卻高於平均?疫後缺工5關鍵影響企業布局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圖/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工時長會扼殺創造力,兩岸青年競爭力大不同

然而大腦要具備創造力、記憶跟學習是需要放空的時間,工時長其實就是在扼殺創造力。

根據研究顯示,設計業及藝術行業最有靈感的時刻就是「洗澡」。因為洗澡不能用手機、不會有外務,是一個完全閒暇的狀態。台北的年輕人在沒有那麼高的工時,以及強迫自己不能休息的狀態之下,創造力及彈性遠高於對岸青年。加上台北是一個安全感充足的社會環境,年輕人比較勇敢去做新的嘗試,這當然是我們比較強的地方。

盧美妏認為,並不是支持一定要像對岸青年一樣不睡覺、去搏鬥、去競爭,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論點。但是以資方的角度,若今天有任務要交付給助理,自己一定會交給上海助理。因為她知道,自己半夜傳訊息時會得到回覆。即使再怎麼叫他們不用加班,他們就是會這麼積極,因為他們相信積極會爭取到更多機會。

看到這裡不少人想必會覺得:「這根本是慣老闆,就是要半夜叫員工做事情!」其實企業需要的不是半夜11、12點還要繼續工作,而是需要一個能夠「即時回應需求的人」。當有狀況需要臨時交辦,通訊軟體會有人回應「收到!明天處理」這都能夠帶給企業主管安全感。

延伸閱讀

勞資關係轉變5趨勢!多元包容、靈活彈性的職場成員工選擇關鍵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圖/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提供。

但是台灣的職場文化別說是非上班時間,即便是上班時間,也有非常多員工對主管的訊息已讀不回。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負責公司營運的高層,有人願意付出更多,你是不是會更願意給他機會?

普遍社會認為企業的需求就是無時無刻996,但比起肉體在辦公室卻沒有靈魂,企業更期待的是「找的到人並且有所回應」。

世界變化太大,跨國企業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溝通以因應所有變動,在這種綿密的地球村網絡之下,即時回應需求、隨時應對變通的能力已然是人才必須具備的特質之一。

不只是兩岸三地,甚至在美國的企業只要錄取華人員工,都可以發現大陸的員工升遷狀況比台灣好,尤其在矽谷這樣高工時高強度的公司。畢竟企業要如何拒絕那些燃燒熱情、展現積極並隨時回應需求的員工呢?

延伸閱讀

融入美國職場英文好還不夠?亞洲人「不懂吹噓」比語言更吃虧!

取自Pexels,攝影:Andrea Piacquadio。圖/取自Pexels,攝影:Andrea Piacquadio。

兩岸職場環境的不同,是從社會環境與教育制度所培養出來的青年性格,造就了不同的職場文化。台北乃至於台灣的青年擁有創造力與更多彈性,但是對於在職場上積極表現、爭取目光的能力總是稍嫌疲弱。

台灣青年不需要像上海青年一樣過度的競爭,以致自己產生焦慮或迷茫,但若想成為在職場上能夠有話語權的人,可以學習隨時回應需求、爭取主管目光及向上管理的技能,這將都有助於自己在職涯上的成長。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觀點國際經濟就業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畢業生第一份工作1年11個月就想躺平?職場菜鳥快閃曝主管問題
不用辭職退休!上班社畜放棄這件事,3個月靠週休二日環遊世界
Work from Home 趨勢難擋!哪些工作適合在家上班?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

ManpowerGroup Taiwan 萬寶華台灣

ManpowerGroup是世界前三大的人力資源集團,擁有70年以上的服務經驗。Unleash the power of human potential是我們身為全球人力資源解決方案領導者的使命。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