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凱擘影城、華威影城和國賓影城相繼停業,高雄、雲林和彰化在地中小型戲院也撐不過疫情關閉

全台電影院爆倒閉潮?疫情、OTT重創票房,戲院被迫轉型拚NFT

全台電影院爆倒閉潮?疫情、OTT重創票房,戲院被迫轉型拚NFT 圖/受疫情影響,不少戲院都傳出倒閉消息。(示意圖)
作者:郭逸
攝影:蘇義傑
日期:2022-02-10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兩年,成為一顆強力炸彈,引爆娛樂業的慘澹。其中,電影產業淪為電影「慘」業,無論規模、連鎖、在地等各類型影城或戲院都難以倖免,關門聲響此起彼落,台灣在疫情期間,更有業者向政府喊話「強制關門」,因為客人不上門,沒有收入仍得每月支付店面租金,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城市學》盤點因疫情受害的全台戲院倒閉潮,戲院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台北曾一週只賣3289張電影票!肺炎疫情重創戲院生意

台灣2020年爆發第一波本土肺炎疫情,造成人心惶惶,街道門可羅雀,民眾不敢與他人接觸,宅在家裡不出門,直接影響戲院的業績。根據國家電影中心統計,2020年3月16日到22日的全國總票房僅4千多萬元,相較2019年同期票房超過1億6千萬元,直接縮水4倍,台北地區更曾平均一週只賣出3289張電影票,比17年前SARS創下的最差紀錄3395張還慘。

有媒體當時訪問全台戲院數最多的威秀影城體系,因為停業導致業績直接砍了一半以上,雖然透過排班節省人力,水電開銷同步減少,但許多位於百貨商場內的戲院,店租才是最大的負擔。

看更多 》疫後市場回溫搶開店!宜蘭、屏東、花蓮住宿餐飲家數創五年新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年春夏雖然疫情趨緩,人潮看似回流,仍有許多戲院耗盡洪荒之力,關門大吉,規模最大的威秀影城都因為疫情吃不消,知名的國賓影城同樣承受不了疫情的摧殘。國賓影城2021年10月宣布因租約到期,結束20年歷史的微風國賓,國賓在2020年也結束台中總太以及中和環球等兩家店,損失慘重。

另外,2014年進駐台中廣三SOGO的華威影城,2021年2月無預警宣布停業,據了解就是受到肺炎疫情衝擊,來客數從平日300人掉到100人,營收腰斬。

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的凱擘影城將歇業,取自凱擘影城 kbro cinemas FB。圖/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的凱擘影城將歇業,取自凱擘影城 kbro cinemas FB。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戲院大肆歇業,走入歷史的更是在地人的回憶

一線影城敵不過疫情衝擊,遑論中小型或專門經營在地客的業者。開業25年的高雄「美奇萊影城」是許多在地人從小到大的回憶,2020年12月悄悄熄燈,許多高雄人悲喊「學生時代的回憶又少了一個」。

影城歇業代表歷史的消逝,還可能導致民眾沒電影可看的窘境。同樣發生在2020年,雲林斗六中華影城公告歇業,緊接著虎尾白宮影城也在社群媒體公告停業,言下之意,當時全雲林僅剩北港秀泰影城一處可以觀賞院線片;幸好,中華影城與環球影城合作投入5000萬元重新裝潢,2021年2月重新開幕。

取自華威影城FB。圖/取自華威影城FB。

即便已經2022年,影城倒閉的浪潮依舊難以止歇。位在彰化的彰化大戲院去年5月因疫情嚴峻暫停營業,至今無法重啟,業者表示疫情衝擊、股東改組造成營運困難,戲院決定結束營業,成為彰化縣境內3家戲院中,第一家不敵疫情的戲院;而農曆年剛過,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的凱擘影城也傳出只營業到2月15日,4年服務畫下休止符。

看更多 》餐飲業疫情下勞力爆缺工「外送3好處」讓打工仔懶幫老闆端盤子

取自台灣大戲院FB。圖/取自台灣大戲院FB。

OTT影音崛起,戲院業者開源抗疫轉型拚NFT

雖說肺炎疫情壓垮許多影城,仍有業者深思如何創造「活水」,在後疫情時代拉回來客數,再創產業的春天。秀泰影城總經理廖偉銘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秀泰早早推動影城「百貨商場化」,將看電影定義為社交活動,結合戲院和商場,鎖定家庭客並在嘉義、台中、新北等地設立4個據點,他思考的是「有什麼其他可以吸引人出門的動力?不能只有看電影這個選項」。

至於威秀影城雖然電影本業虧損慘重,但將腦筋動到近期很夯的「NFT」,打算與好萊塢八大電影、日本動漫等知名IP合作,加上威秀轉投資的國片素材,推出加密藝術海報與虛擬商品,搭配電影行銷搶市。

看更多 》繪師顏振發「國寶手」險斷送高雄,立志畫電影看板到瞎為止!

取自Pixabay。圖/取自Pixabay。

「出門看電影」在疫情期間成了奢侈,宅經濟反而崛起,以肺炎疫情最嚴重的2020年來說,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表的報告顯示,全球影音訂閱的市場在2020年超越實體電影票房收入,並可望在2024年達到電影票房收入的兩倍;而台灣的OTT影音在2020年營收達7.45億美元、年成長26%,超越實體家庭影音市場營收的5.4億美元,帶領影音串流文化轉型。

新冠肺炎疫情重塑娛樂產業,有人撐過煎熬,準備在後疫情時代大展身手,但多數仍熬不過困境,從市場黯然下台。未來影城與戲院如何發展多元的經營生態,值得拭目以待。

👉 加入城市學 LINE 官方帳號,追蹤 IG ,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產業觀點產業脈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全台最難訂餐廳!台中新社飛花落院費十年造庭園仙境和宅料理
台北現存最老電影院「陽明戲院」即將停業變身!
元宇宙「雲端情人」掀失業潮?虛擬員工管家增,AI毛孩比人受寵
郭逸

郭逸

《遠見》資深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