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議題研究中心12月7日發布的文章內容表示,綠營針對藻礁公投案進行攻防時,常將重點放在興建三接為台灣用電帶來的正面效益,例如「北部用電」「南電不用北送」「中南部才有好空氣」等,佔了近5成的討論量;然而鄭文燦扮演了另一個關鍵角色,將論述與行動進一步聚焦在「重視在地環境生態」。
看更多 》哏圖之亂助攻連署爆衝!桃園大潭「藻礁公投」到底吵什麼?
圖/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2021遠見高峰會」。蘇義傑攝。
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指出,桃園市府11月初邀請14國駐台代表到桃園觀音淨灘,凸顯政府重視海岸生態保護。
鄭文燦11月下旬又邀26國使節參訪大潭電廠,之後再合體蔡英文到大潭發電廠、大潭藻礁視察,種種行動都傳達桃園市府對生態議題的重視,積極向關注環保的年輕族群釋放善意。整體而言,鄭文燦的論述內容有超過5成聲量都和藻礁生態保育相關。
看更多 》新竹媽反垃圾水戰公投!擬荷蘭永續循環「無業遊民」水科技相挺
圖/總統蔡英文(左)與桃園市長鄭文燦(右)一起巡視大潭藻礁及大潭電廠。蘇義傑攝。
台灣議題研究中心也比較民進黨7位執政縣市長的公投網路聲量,結果顯示鄭文燦在藻礁議題的聲量上遠超其他6人,領先第2名的高雄市長陳其邁4.3倍,顯示鄭文燦在桃園當地的活動、行程等,都成功地「線下轉線上」,轉換為網路討論聲量,也增加鄭文燦「三接與藻礁能夠共存」論述在網路使用者、青年族群的曝光度。
看更多 》雙北、高雄接連無預警停電!2025年台灣限電「黑燈時代」到來?
台灣議題研究中心表示,鄭文燦重視環保議題的論述,可說與綠營強調「發電」的論述基調分進合擊。「環境保育」方面,由具有地緣關係的鄭文燦負責溝通,也顯得更具說服力。
短期來看,民進黨在藻礁公投一案,無論民調或網路輿情都有起色,至於能不能成功擋下此案,還有待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