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摘《西藏,不止旅行: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隨作者周礄寫風景述歷史,展開人生心路修行。

青年救世主曾赴西藏古寺習佛法?6萬公里史詩旅揭西方神學疑案

青年救世主曾赴西藏古寺習佛法?6萬公里史詩旅揭西方神學疑案 圖/西藏布達拉宮。柏樂出版提供。
作者:書中城市
日期:2021-11-25

只有去過西藏,才知道自己缺什麼。《西藏,不止旅行》一書,作者周礄透過前後20年,進藏16次,行程總計60000公里的過程,不斷抵達內心深處。走遍西藏山水,在恢弘的歷史中、旖旎綺麗的風光裡,他透過風景述說歷史,並藉由歷史描述心路歷程。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行,也是人生一場修行,現在就隨周礄的筆觸修心,走讀西藏,和最好的自己相遇。

展開史詩般的旅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什麼是史詩?什麼是旅行?」這是《西藏,不止旅行: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作者周礄常常思考的問題。

他理解的史詩,是一種莊嚴的文學體例,宏大、優美,而又富有韻律,就像《格薩爾王》,傳唱數千年,縱橫幾萬里。

至於旅行,他認為是一場人生修行,為了找到自己、面對自己,向世界更遠的遠方、向內心更深的深處出發。總有一天,會在旅行中遇見那個最想成為的自己。

看更多 》感恩節台版大餐40%來自台南!「赦免火雞」由來比黑色購物節更心機?

西藏神秘的悠久歷史令周礄深深著迷

還記得,第一次遊覽布達拉宮時,那種虔誠的膜拜和輕微的心慌,進宮的坡道迂迴曲折,周礄站在白色台階上,聽導遊介紹宮殿歷史,說它是松贊干布所建,曾是吐蕃王朝的象徵,後來成了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看更多 》強拆60萬人房!散步學曝日本3大「不死鳥路」用犧牲換寬敞交通

「那它怎麼會從一個王宮變佛門居所?」當場周礄這問題很快被導遊含糊的解說帶過,於是他只好自己回來查資料,從此對西藏歷史陷入癡迷。

柏樂出版提供。圖/柏樂出版提供。

面對西藏悠久歷史,如同一部萬水千山般的壯闊史詩,場面宏大,中間還夾雜許多神話傳說和宗教故事,儘管周礄深感好奇,但很多史料都缺乏考據和原始記錄,讓人讀來雲山霧罩。

看更多 》世界危險市場蓋鐵路上!數百人擠軌道買賣,火車衝來攤商從不跑

很快周礄靈光一閃,不如來寫一部輕鬆有趣,又美景無限的西藏書。就這樣,他跑了西藏整整16次,行程加起來有幾萬里,日後也會不斷地去,藉由旅行參悟自己的人生。

西方神學界疑案!耶穌去西藏學佛法才成為救世主?

某日周礄隨手拿基督教《聖經》來看,還發現一個有趣現象。

《聖經·新約》中記述耶穌一生,特別是《路加福音》第二章,詳細講述他12歲隨父母去耶路撒冷,結果被遺忘,3天后找到人時,他正坐在聖殿中間聽講發問,然後就直接跳到第三章第21節耶穌受洗,以及第23節「耶穌開頭傳道, 年紀約有30歲」,之後就都是他開始傳道的故事。

看更多 》日本環球影城曾是工業重鎮黑鄉?散步學揭大阪京都過往港口榮景

12歲前,耶穌還是個懵懂孩童,不需著重筆墨,可《聖經》對於他12歲至30歲間的記載卻寥寥數筆,主人公學習成長18年成為救世主的重要階段,怎麼可能一點細節記載都沒有。

因此周礄查閱資料,發現這問題很早就有人提過,也是西方神學界疑案之一。

柏樂出版提供。圖/柏樂出版提供。

不過120多年前,一位名叫尼古拉斯·諾托維茨的俄國作家兼旅行記者曾給出解答。

他自稱在印控喀什米爾地區找到一本古老經卷《伊薩經卷》,上面記錄耶穌青年時期去了一處神秘地方,即「拉達克列城」,當時屬「象雄王國」轄地,並在一座名叫「法戒寺」的佛寺學習佛法。

「象雄」歷史上也被稱為「羌同」或「羊同」,意思是大鵬鳥之鄉,核心地域就是西藏西北的大片土地,那裡現在叫作「阿里」,是當地一個最矛盾、最神奇之處,也是周礄個人最推崇的地方。

看更多 》科技與信仰的獨特文化!機台放綠色乖乖都市傳說是何時開始的?

從地理來看,阿里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遙遠蒼涼,寒冷乾燥,卻河流縱橫、湖泊密布。既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和崑崙山脈彙聚地,又是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等江河的發源地。

從文明來看,這塊看似極不宜人類居住的苦寒之地,卻在距今1萬8千年前,就有極為發達的農耕文明,那時的古象雄王國至今有無數難解之謎。

從信仰來看,這塊西藏最西部的偏遠荒野之地,隱藏一個被多個不同宗教共同尊奉的「宇宙中心」― 岡仁波齊神山。

柏樂出版提供。圖/柏樂出版提供。

傳說1萬8千年前的阿里,是神靈護佑的土地。象雄王國應運而生,富足繁榮,文明昌盛,人們信奉「萬物有靈」,修行「大圓滿」,有了完善的教義和儀軌,最終形成「雍仲苯教」。

雖然現在雍仲苯教只有少數寺廟仍信奉,聲名不顯,但它創立的轉經、堆瑪尼石、掛風馬旗等儀軌,早已在西藏成了習俗,潛移默化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藏族人。

看更多 》最短命都市傳說!台北車站拆招牌,一字不亮竟跟台鐵事故有關?

於是周礄深入象雄王國的破敗都城「瓊隆銀城」探訪,穿行在寂靜無人、一個個古城洞穴遺跡間,他見到殘存的壁畫,多是佛教人物故事,其中一尊頭戴白色盛冠的佛像,禪裙飄揚,寶象莊嚴,眼神睿智而平和,似乎就是創立雍仲苯教的「辛饒彌沃佛」。

柏樂出版提供。圖/柏樂出版提供。

辛饒彌沃一出生便是王國繼承人、地位尊崇的王子,但眼看心愛的臣民受天災人禍,經歷生老病死,還是凡人的他絲毫沒有半點辦法,只能無奈旁觀。

因此若有所失的辛饒彌沃,希望為那些愛他的人多做些什麼,最終他放棄王位,苦修9年得悟正果,創立雍仲苯教,成為辛饒彌沃如來佛祖。

漫步瓊隆銀城中,輕撫那些沉默的巨石,周礄心中不由升起一種莫名思緒,那是一種多輝煌博大的宗教信仰啊!可是這樣燦爛的文明為什麼悄然湮滅在歷史長河中呢?

真正的歷史,也許永遠無法再現,就像美景,說得再好,也只能想像,所以親自去西藏看看,什麼都更清楚了。

歷史畫卷就像一幅油畫,保持距離欣賞才看得清楚

從遠古的雪域高原開始寫起,周礄對照漢族的歷史脈絡,大略寫了西藏在漢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的重要事件,並透過大縱深、大幅度調動的視角方式,從時間流動方向來看西藏美景。

在歷史大事件的時間點上,周礄抽離有代表性的景點,嵌入眾多歷史人物命運,以多條線索縱橫穿插比對,從現時現地的景點寫起,引出那浩如煙海的歷史,再到內心深處的感觸,力圖讓人觸摸到、感覺到廣闊雄渾的歷史畫卷,不會因距離遙遠而產生疏離隔閡,從而真正喜歡上西藏。

但其實對於西藏歷史,周礄不想去深究,也無力去尋求,會喜歡上它,純粹是那璀璨厚重感。

因此周礄寧願保持距離審視這段歷史,就像看一幅油畫,太近只會看到一筆筆的色塊,退到一定距離,其整體、縱深、光線,展現的全部意境,才能真正看得清楚。

於是在萬年時光中,周礄花很長的時間、走很遠的路,踏遍西藏的邊邊角角,只為與最初的自己相遇。

每一次西藏雪域之行都是一場人生修行

《西藏,不止旅行》這本書彷彿一條河山帶礪、氣勢磅礴的大江大河,需要仗劍擊節、邊行邊讀。

周礄坦言,自己描繪很多旅遊景點、歷史片段、各色歷史人物時,經常有一種「神遊」感,似乎飄隨在他們上空,看著那些美景春花冬雪,在歷史舞台上登場散場。

所以每一次的雪域之行,對周礄來說都是一次修行,在信仰和朝聖裡,他點一盞酥油燈,捧一杯酥油茶,磕一尺長頭,修心亦昇華,淡定而從容,行走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書籍《西藏,不止旅行: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柏樂出版提供。圖/書籍《西藏,不止旅行: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柏樂出版提供。

本觀點文部分擷取自《西藏,不止旅行:修心,和最好的那個自己相遇》書摘,柏樂出版。

作者介紹|周礄

公路工程學博士,現居北京。
熱愛西藏歷史人文與自然風光,發表作品包括《世間安得兩全法》《日照三生石》等。

關鍵字:投書觀點旅遊國際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21台東慢食節「起酵國際」地方飲食文化奪東方設計奧斯卡金獎
福州的城市名片!茉莉花茶登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靠「窨製」千年工
不用辭職退休!上班社畜放棄這件事,3個月靠週休二日環遊世界
書中城市

書中城市

城市中的迷途小編,介紹各種和城市主題有關的實用書訊。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