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台北市同安街區,過去其實出版社、藝文機構林立,許多重要的文學性報刊皆發行於此,加上有「紀州庵文學森林」坐鎮,同安街可說台灣文學發展的重要場域。
因此「台北街角遇見設計」創作團隊,特地將書寫地方的文本、招牌的字型故事、經典文學書封,化作一件件街角驚喜作品,除了讓民眾重新看見隱藏街區巷弄的人文底蘊,也盼透過溫暖「文字」帶給大家生活療癒。
延伸看 》厚台北街角遇見設計!中正同安《厚片讀詩》夯比記憶吐司(上)
延伸看 》厚台北街角遇見設計!中山雙連《文學家出沒中》藏詩界天王天后
圖/取自臉書「台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 Design For Taipei」。
近同安街尾的「施洛德花園」,牆上童趣的塗鴉,是社區居民協力再造的成果。而裡頭引人注目的夢幻跑馬燈,正是張乃仁以街區編號命名的創作《87-1方櫃》。
他以戰後初期台灣常見的方櫃為外型取材,搭配輕盈柔和的色系,並將工作坊、街坊鄰里的「同安」藏頭詩創作,藉由裝置讓文字跑動了起來,活靈活現的字樣,洋溢滿滿在地人情味。
值得一提的是,張乃仁提到,為了讓文學走入日常,他特別在方櫃造型的跑馬燈上,以陶馬、瓷器、花瓶、茶壺杯、神明雕像、照片相框等「珍藏品、蒐集品」點綴,用展示的概念道出許多人的家族符號與記憶。
圖/張乃仁以街區編號《87-1方櫃》命名施洛德花園的夢幻跑馬燈。蔡炆璇攝。
張乃仁
出生台灣苗栗,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
主要創作為錄像、動力裝置與複合媒材,關心自然原生與媒體間的分裂與流變;時間與時間的連結;物質與自身的感知關係,試著述說影像面對自然的種種鄉愁。
最後在靜謐的紀州庵古蹟館內,還有紀柏豪與融聲創意共同打造的作品《啟事 Notice》。
這件以長廊為展演空間的影像聲音裝置,靈感來自作家王文興的小說《家變》,因為書中主角的家,原型就是紀州庵。
圖/作家王文興小說《家變》書中主角的家,原型就是紀州庵。蔡炆璇攝。
由於《家變》一書主要描述兒女尋找父親的心路歷程,所以設計團隊特地以街區環境錄音、攝影和個人口白為骨幹,讓視覺、聽覺和物理空間充分結合,重新詮釋小說中詩歌般的重複字句,以及雙線交錯倒敘的節奏,刻畫出「家」「背影」「圍籬」等意境,表現出「尋人啟事」的樣態。
不過,人們有時遺失的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一些事物、一個階段、一種狀態、一瞬間的心情,因此被收錄的個人口白裡,包含了發聲者各種想傳達的啟事。
而轉化後的畫面聲響元素也如一片片拼圖,帶民眾穿越一個時代的截面,宛如日常不經意的碎片,或舊報紙上頻繁刊登的啟事,交織出多層次的感官體驗。
圖/紀柏豪邀民眾創作聲音與影像,打造結合不同感官的裝置《啟事》,在紀州庵古蹟內重新詮釋王文興經典小說《家變》。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融聲創意」負責人 紀柏豪
兼具社會科學與音樂背景的藝術工作者,作品常以新興科技來實現創意運用。
他的藝術實踐大多源自對規則與邊界的好奇,常經由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差異來設計方法。
「融聲創意」工作室
專注於藝術、音樂與科技的交匯。
2017年成立以來,廣泛參與各類展演與教育推廣活動,以「實驗靈感、創作未來」為號召,探索由藝術實踐與科技應用交匯出的新景觀。
懂得「留白」的吐司,有無限發揮的可能,它能抹果醬、夾蛋加火腿,也能什麼都不做,單吃就很美味。
因此,台師大教授暨詩人須文蔚與台師大噴泉詩社,決定讓吐司意象創意大變身,與在地店家「TREES BREAD 古亭店」「啼岸Vegan Resort」合作,展現「用一片吐司的時間,讀一首療癒的詩,若一手不夠,那就再來一首」的精神。
圖/「TREES BREAD」古亭店。蔡炆璇攝。
圖/台師大教授暨詩人須文蔚與台師大噴泉詩社,共同改造麵包店櫥窗。蔡炆璇攝。
於是他們趣味發想,把「吐司」當作「讀詩」的諧音,從生活百態中提煉詩意,化作一件件結合插圖的詩文作品,不僅對這2間店的玻璃門進行《厚片讀詩》微改造,讓內斂的同安街、牯嶺街擁有別開生面的文學窗景,還推出8款《厚片讀詩》系列吐司,文青外裝讓看過的人都直呼可愛,夯比動漫《多啦A夢》的神奇道具「記憶吐司」。
對此須文蔚也提到,「厚」不只是一個形容詞,它還是人驚嘆的聲音,猶如櫥窗上一首好作品,佐上瀰漫在空氣裡的麵包香,就像同時給身心靈一個驚嘆號、一劑香甜補給。
不僅如此,觀察疫情下台灣人的生活,台師大詩社還特別選用民眾有感的詩文,如「戴口罩」主題,透過文字詼諧地傳達出「眼神很重要」的生活態度。
圖/「啼岸Vegan Resort」以詩文點綴的櫥窗。蔡炆璇攝。
台師大教授暨詩人 須文蔚
台北人,東吳法律系法學士,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博士。
曾任《創世紀》詩雜誌主編、《乾坤》詩刊總編輯等。
創辦臺灣第一個文學網站《詩路》,著有詩集《旅次》《魔術方塊》、研究《臺灣數位文學論》《臺灣文學傳播論》等。
台師大噴泉詩社
創立於民國56年,現已是第55屆,前身為師大國文系學生自組的「細流詩社」。
首屆指導老師為知名詩人余光中,社內曾培養出不少詩人,如凌性傑、吳岱穎等。
取名「噴泉」,乃是義取其創造力源源不絕之意。
2021台北街角遇見設計|厚臺北
活動街區:中正同安、中山雙連。
活動時間:2021年11月5日~2021年12月5日。
期間體驗:除3場導覽外,知名作家追奇和須文蔚等講者還會帶來4場體驗工作坊。
活動報名:參加導覽及工作坊傳送門 https://reurl.cc/r1KXoy
*欲知詳情請見:
官網「台北市文化局」、臉書「臺北市文化局-設計臺北 Design For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