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變化難測之際,率團隊策劃第6屆「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林昆穎,這次大膽挑戰線上參與新模式,以「線上感 Interoperability」為主題精神,集結4大藝術企畫,匯聚60組藝術家、12組即時互動音樂人、6組跨域KOL,以及6組跨世代作家線上接力共襄盛舉。
「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於10月2日晚間6點起至10月3日早上6點準時上線,一連12個小時,再次召喚大家一夜不眠,而且此次參與者不必親身在台北,無論身在何處,只要用手輕輕click官方網站,就能展開一夜限定的白晝體驗,遊走虛實共融的探索時光。
本次由視覺設計團隊「三頁文」與網站設計團隊「Based Design」共同合作的活動官方網站,也以夜的台北為主要意象,4大藝術企畫「藝術百草圖」、「台北共創歌」、「白晝夜夜談」和「白晝幻境映」化為城市地標,紅色節點的光環,隨上線群聚體驗該場人數的增加,不斷向外擴延,擴充民眾對城市的想像。
藝術總監林昆穎表示「5年來的白晝,藝術家摩拳擦掌準備作品,觀眾們步行遊走現場讓多元意見能夠共論於一夜,每個作品形成的圍聚和凝視都是交流。在2021年疫情撼動的時刻,讓白晝之夜有機會重新思辨,以晝夜的雙面哲思重組為線上發表,建造屬於台北的三維世界。」
圖/2019年台北白晝之夜讓民眾化身藝術家。台北白晝之夜提供。
有別於過往幾年聚焦固定區域,「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突破實體活動區域限制,以一夜限定的線上4大藝術企畫,讓台北12個行政區都充滿藝術家的想像。
同時串聯北投等地區場館夜間開放,展現不同風貌,無論民眾宅在家或來一場深夜走讀,線上線下都能互動感受,體驗文化將人們連結起來的魅力。
「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的「藝術百草圖」企劃,號召60組包含表演藝術、服裝及舞台設計、光電裝置、攝影錄像、繪畫雕塑等跨界創作者,深入台北市大街小巷汲取靈感,把對城市的想像化為一紙草圖、一段影音,猶如台北的藝術預言,民眾只要線上連結官方網站,就能盡覽藝術家的創作,不用現場人擠人。
「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的《500輯》,首度參與白晝之夜企畫,以質青倡議為主題策劃「白晝夜夜談」,邀請6組不同領域知識網紅與意見領袖上線,從白晝文史、運動、潮流藝術、城市現象等議題切入,通宵尬聊一整夜,其中包含金曲歌王蛋堡杜振熙、跨界藝術人王宗欣、社會觀察家詹偉雄、網球國手盧彥勳等人。
夜間10時到凌晨2時,《聯合文學》更邀來6組跨世代作家共聚一室,以接力吃播的方式暢聊生活與文學。
擅長用放映策動群眾的紀實影音平台Giloo,「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也以「手牽手的朋友」為題號召「白晝幻境映」,播放包含《天橋不見了》等4部經典電影,讓民眾夢遊台北城市角落,深夜時段更有知名導演上線舉辦映後座談,成為民眾另一個捨不得睡的理由。
圖/台北白晝之夜提供。
由文化媒體《VERSE》企畫的「台北共創歌」,亦邀請多位音樂人擔任一夜DJ,整夜線上輪流放歌和直播演出。午夜時也有知名作詞人上線,分享他的雙城觀察。
同時,「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更收集市民最愛的經典歌曲,由LINE MUSIC集結成「台北城市歌單」與「我的台劇歌單」。
疫情擋不住藝術的熱情。「2021年台北白晝之夜」除了有6組表演藝術團隊,接力進行舞蹈、戲劇、脫口秀等不同形式的演出外,還與新北投車站、梅庭、中心新村及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多處館所合作,延長夜間開放,讓民眾一窺藝文場域難得一見的夜晚風情。
新創通訊服務團隊Tico透過可私密、可公開的線上聊天室,創造新群聚模式,邀請特別嘉賓開房間與民眾一起上線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