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組裝、快速拆卸的模組化病房,是偏鄉醫療救星!

「樂高病房」成防疫最佳助力!MAC Ward為何能帶動醫療革命?

「樂高病房」成防疫最佳助力!MAC Ward為何能帶動醫療革命? MAC病房不僅很循環,也是醫界最好的實驗場域,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日期:2021-09-24

今年5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本土爆發,重重考驗各縣市醫療院所的量能。尤其是負壓隔離病房,對於收治重症確診者相當重要,但有些縣市只有個位數負壓隔離床,面對病毒來襲更是不敢輕忽。不過,目前的病房型態已超過半世紀未改變,怎麼與時俱進,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 台灣設計研究院就與輔大醫院合作,透過設計力打造出新型態的「模組化病房」,也成為台灣防疫的最佳助力!

追溯起醫院與病房的歷史,應是起源於中世紀基督教傳統,為旅人或資源不足的人給予方便,提供歇息照護的地方。當時醫院一切事務,須由不諳醫術的董事會決議;到了十四世紀,黑死病盛行,這場災難曾催生了文藝復興與工業革命;十八世紀開始,都市化過程人口聚集,保障人民健康是提高生產力的先決條件,照護需求因此大幅提升;醫院為能容納更多的病患,病房不斷擴大,後成為百年公立醫院的標準。

全球第一次的病房革命始於 18世紀的南丁格爾,她是促進醫院改善醫療環境的倡導者。為了解決醫院光線昏暗、通風不良、瘴氣充斥、不衛生,還有高傳染風險的多名病患,擠在同個空間的問題,因此建立了南丁格爾病房。

200多年過去,我們的醫護素質愈來愈高、醫療技術發展迅速,但面對來勢洶洶且具高傳染性的疫情,醫院的病房設施能否跟上腳步? 如今設計的力量,成為協助產業升級的推手。 

地球資源的稀缺,增加「病房運用的彈性」相當重要

台灣設計研究院在2019年10月接到輔大醫院創新中心的創新病房需求後,便共同邀請小智研發一起提出創新的構想:『建構一個可循環再利用,或依使用情境與需求調整病房功能,快速轉換正負壓,打造一個組合式的變形金剛,讓醫院使用更具彈性;疫情時可調整為負壓隔離病房,沒有疫情時可當作一般病房』

過往隔離病房的建置,光是安裝電動門就所費不貲,此外,負壓系統許可核發得嚴謹驗證,更需時間的等待,整體病房改裝並非短期內可以達成,這是台灣大多數醫院面臨的困境。全球第一間由台灣設計、製造的智慧防疫病房,是跨越醫療專業、設計、材料建築與醫護管理體系共創的成果。為了即時協助醫院既有體系內的轉換,一個在48小時內快速完成組裝的負壓隔離病房,才能因應病房不敷使用的危機。「MAC模組化病房」,就在設計的激盪下誕生。病房的命名源自於設計最初的理念:Modular(模組化)、Adaptable(可適時調整)、Convertible(可功能轉換)三大核心的英文縮寫。

要建置負壓隔離病房,牽涉到不只醫療、醫護、還有感染控制動線與負壓管線配置,有許多專業議題及法規須考量。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圖/要建置負壓隔離病房,牽涉到不只醫療、醫護、還有感染控制動線與負壓管線配置,有許多專業議題及法規須考量。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跨域合作現難題,共創會議尋最適解方

整個專案執行中最困難的,是計畫啟動後即發生疫情,所有的設計規劃都必須搶時間,團隊得在短時間內動起來,突破耗時的行政程序。業界所有產品開發,不計算研發時程,光是開出一條新產品線,可能就需要好幾年。MAC病房能在110天內快速完工,每兩周與所有夥伴進行會議,有效溝通是此案的成功關鍵。

全球疫情也造成供應鏈斷鏈,使得所有製造材料必須在地取材、在地製造。小智研發執行長黃謙智說:「輔大醫院有全台灣最厲害的醫生群,這個計畫沒有時間浪費討論小問題,而是必須直接切到重點!」

雙方為了快速對焦,在施工期內,開了上千場的跨單位協調會議。

循環設計價值無限,防疫病房可救人命

建置負壓隔離病房,牽涉到不只醫療、醫護、還有感染控制動線,與負壓管線配置…...等,有許多專業議題及法規需要考量。輔大醫院副院長江清泉說:「病房內要做到醫護與病人零接觸,必須區隔出感染區、潔淨區,醫護人員的動線該怎麼走?病患的排泄物該如何處理?抽出的空氣要如何避免進入醫院的空調系統,這些都是打造病房的重要考量」。

小智研發擅長創新材料研發,將循環材料導入產品開發,以回收鋁特殊開模,作為病房板材,並將其模組化。為了達到院方對感染控制的高度要求,整個MAC病房都是氣密、抗菌、及具防焰標準。就像堆積木一樣,能一片片拼裝便於搭建拆卸,也易於調整醫療器材相關管線。

牆角設計從L型改為R型弧角;讓灰塵不易藏在死角,也避免縫隙造成院內感染的風險。從醫護、病人,甚至是清潔人員,每一位與病房有關的關係人,都在設計的考量之中。

此外,病房以回收廢棄物塑膠、牛奶瓶、鹽水袋、鋁罐等材料做成密閉隔板,回收塑料瓶抽絲加上纖維,變成抗菌吸音板裝飾牆面與窗簾,讓病房在循環設計的概念下,將過去人們眼中的廢棄物變成資源,賦予生命創造價值。MAC病房是採用平板包裝,能輕易運送、具有容易組裝與拆卸快速的特質,讓開發與組合模式不受場地限制,更易於運輸到偏鄉或海外,不論是在停車場、體育館或其他空間都能搭建。

牆角設計從L型改為R型弧角;讓灰塵不易藏在死角,也避免縫隙造成院內感染的風險。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圖/牆角設計從L型改為R型弧角;讓灰塵不易藏在死角,也避免縫隙造成院內感染的風險。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智慧防疫病房的問世,展現循環設計的能力

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表示:「落實新的思考與創意,因此面對防疫時,就要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這是一次病房的革命,當病毒發生突變,病房需求也會跟著不同,但不管是什麼樣的疫情,MAC病房將會是醫界最好的實驗場域。

而經由MAC病房,也驗證循環設計的價值,小智研發執行長黃謙智提到:「廢棄材料與垃圾,最直接的幫助就是救人!和傳統工法相較,使用再生材料和一般工法幾乎成本相同,極具有品質與價格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這個計畫也體現了就地取材、在地製造,不須提煉石油、不浪費能源也不汙染環境,未來循環設計的人才與方案也將會是市場大量所需。

目前MAC病房搭建在輔大醫院原有大樓內,並於今年6月正式投入新北防疫專責病房行列,同時也獲得亞太社會創新合作獎、金點設計獎、iF設計獎…等國際肯定。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美學產業觀點多元包容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火災只懂摀口鼻?防災知識沒更新,教育普及「設計力」是關鍵!
歌手耳邊親自導覽、環繞立體演唱會!來北流聽屬於你的音樂故事
百年護城河如何重見天日?荷蘭烏特勒支成功讓都市藍帶再生!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成立於2020年,升格轉型自台灣創意設計中心TDC,是台灣唯一以設計為核心價值,促進產業、公共服務及社會創新為目標的國家級研究智庫與跨領域整合平台。成立第一年即榮獲第四屆「總統創新獎」團體組獎項殊榮﹑日本GOOD DESIGN金獎﹑德國iF設計金獎。TDRI在推動設計驅動創新的努力備受肯定。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