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提出「紅黃綠」健康通行證規劃,歐洲國家執行後產生哪些問題?

疫苗健康通行證在台灣可行?法國實施後,民眾卻花大錢做這事!

疫苗健康通行證在台灣可行?法國實施後,民眾卻花大錢做這事! 台北市政府提供。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1-09-22

隨著疫情平穩、疫苗施打覆蓋率漸增,國內開始討論推動健康通行證,台北市長柯文哲更首先提出完整的「紅黃綠」燈號識別規劃。但相對於國外用於規勸不願打疫苗者乖乖接種,國內在疫苗量不足、想打卻打不到的狀況下,健康通行證恐引發歧視性等問題,推動與否或許應該還要有更多的考量。

柯文哲日前表示,市府推出的「台北通」APP,可以跟健保資料庫連結,推出類似健康通行證的管理措施,打2劑疫苗者會顯現「綠色」、打1劑「黃色」,完全沒打疫苗者就是「紅色」。能夠識別民眾疫苗的施打狀況,餐廳就能開放內用、室內場館也不必處處限制,民眾更可以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現階段疫苗接種的數位證明主要是針對與其他國家流通,國內則因社會未有共識,因此還要再討論。

台北市政府提供。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法國強推健康通行證有利弊 接種率暴漲、民意反彈紛至

國外推動健康通行證的主要目的,在於透過半強制的手段,提高民眾主動接種疫苗的意願。也因此在推動的過程,官方與民間有不少的摩擦,法國、義大利、瑞士等歐洲國家,民眾甚至為此走上街頭抗議表達不滿,認為政府強迫施打疫苗,有侵犯人權的疑慮。甚至還有法國民眾花上萬台幣在網路買假通行證,也不願接種公費疫苗。

相較於台灣還在苦思疫苗來源、全力衝刺施打率,歐美各國早早開始布局疫苗的採買與施打工作,覆蓋率多高於全球平均。儘管如此,仍就有一定比例的人,有各種理由不願意接種疫苗,且這個比例還不低。

面對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各國政府紛紛出招整治不願打疫苗的國民。以法國政府為例,就祭出了強制性的「健康通行證」政策,要求民眾必須出示完成疫苗接種的條碼,才能進入咖啡廳、電影院等娛樂場所;且不只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需要出是,連進出醫院也必須出示(急診除外)。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根據法國政府統計,7月20日新增的1.8萬例確診例中,高達96%都沒接種疫苗,顯然「反疫苗者」已成為嚴重防疫破口。為此,法國政府才決定進一步擴大健康通行證的適用範圍。

當生活處處受限,成功激起法國人的「危機意識」。根據統計,法國今年6月9日推出健康通行證後,疫苗施打率火速提高,7月26日便達成4000萬人、60%人口接種疫苗的目標;進入9月後,更達成70%人口接種疫苗的成果。

台灣疫苗缺、想打沒得打 健康通行證恐引發歧視問題

綜觀國內目前的狀況,疫苗覆蓋率難與他國比較,單是第一劑疫苗的覆蓋率還不到5成,完整接種2劑者更是僅158萬人左右。而為了盡快讓民眾回到正常生活,有不少縣市提出要推動健康通行證的想法,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曾考慮相關方案,但距離實際推動還有段距離。

目前國內提出推行的健康通行證,主要訴求是方便管理,與國外鼓勵施打疫苗的出發點不同。目前接種過公費疫苗的族群,以長者、防疫相關人員為主要大宗,有能力者甚至會選擇到國外接種疫苗;在疫苗不夠普及的前提下,貿然推動健康通行證恐適得其反,甚至因此衍生社會歧視、公平性等問題。

最重要的是,國外疫苗來源不虞匱乏,推動健康通行證幾乎可以說是「必要之惡」,要透過半強迫方式要求不願打疫苗的國人前去接種。台灣的狀況則恰好相反,是「想打沒得打」,因此未來若實施健康通行證措施,苦苦排不到疫苗的民眾,其相對剝奪感恐會加劇。畢竟不是自己不想打,而是打不到。

👉 追蹤+按讚城市學FB官方帳號,加入IG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關鍵字:政策觀點高齡友善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20萬人上街抗議!法國健康通行證延長實施,擴增餐廳、火車
Delta變異株流行!歐盟疫苗通行證效力恐降低
走過封城六個月的盧森堡,如何開放餐廳同時兼顧防疫?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