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搶加碼,大手筆推消費誘因!

振興經濟、加碼紓困,全民免費發放五倍券為何掀起政治角力?

振興經濟、加碼紓困,全民免費發放五倍券為何掀起政治角力? 行政院16日拍板五倍券將直接發放,希望能振興疫情中受影響的餐飲業。
作者:郭逸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1-08-16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行政院著手規劃振興方案,並有意效法去年刺激經濟有成的「三倍券」,推出「五倍券」,只要付出1000元,就能獲得面額5000元的兌換券。但消息一出,各界反彈聲浪不斷,朝野立委紛紛要求政院重新思考直接發放五倍券的可能性。行政院長蘇貞昌因此暫時收手,16日召開立法、行政協調會後正式拍板定案,考量經濟表現亮眼以及政府財政負擔,振興五倍券無須自付1000元,成本由政府吸收。

蔡政府振興方案再度引發議論,在政院宣布發放五倍券的方案後,各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加碼措施,企圖奪得「振興王」的寶座;此外,五倍券引發執政黨立委的派系爭辯,也讓在野立委群起激憤,要求普發現金。《城市學》盤點五倍券的加碼方案,並從中分析背後的政治角力。

加碼再加碼!高雄五倍變六倍最大手筆

新冠肺炎在今年五月引起的疫情影響非同小可,較去年還嚴重,許多大小商家撐不下去,黯然收攤;好不容易盼到疫情受到控制,行政院今年要推五倍券,各地方政府摩拳擦掌,祭出各種加碼措施。

最霸氣的就是離島政府,澎湖縣宣布振興島內經濟,每人普發1000元現金;金門縣更是每位縣民普發5000元現金,疫情降級後視狀況可能再發3000元消費券,不過相關細節仍在討論中。

本島的綠營執政縣市,規劃振興加碼方案也相對積極。高雄市宣布直接加發1000元,讓「五倍變六倍」,而且持振興券到店家消費,就有機會參加抽獎;桃園市配合政策,將推出「好市券」,中籤民眾可領到200元,可在各大市場消費,另有團體旅遊補助和觀光景點門票買一送一的優惠。

屏東縣規劃「有獎勵誘因」的秘密武器,除了在屏東住宿會有1000元的基本額度,更有驚喜等著公開,台南市則有「台南振興有購讚」的加碼活動,希望至少放大兩倍商機;新竹市、嘉義縣則串連轄內業者,民眾持五倍券消費就有機會抽到價值超過百萬元的汽車、電動機車等大獎。

池孟諭攝影。圖/池孟諭攝影。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非綠營執政縣市大多還在觀望,台北市研議「數位加碼」,可能與APP「台北通」結合,推出各類優惠券,但細節還在研討;新北市則可能推出「新北特惠券」,並針對疫情中衝擊最大的庶民經濟加碼,適用範圍較三倍券還要大,完整方案尚未出爐。

五倍券掀政治鬥爭?民進黨派系發聲了

各地民眾歡欣鼓舞,期待著五倍券的加碼方案,希望疫情緩和後「報復性消費」。其實,推出五倍券算是總統蔡英文給蘇貞昌的「疫情期末考」,因為蔡總統在第一時間也反對蘇內閣要求民眾再付1000元才能領五倍券的提案。

民進黨內派系鬥爭更悄悄浮上檯面,英系立委劉櫂豪、陳明文、羅致政、蔡易餘、莊瑞雄、江永昌、王美惠、邱泰源、吳玉琴、蘇治芬發出聯合聲明,指出疫情衝擊甚鉅,紓困與振興必須同步,主張全民免付1000元,直接發放振興券,讓大家更有感。

另一派系正國會立委同樣表態,要民眾再拿出1000元換取五倍券,觀感不佳,卻遭在野黨立委痛批「自家人都不挺自家人的政策」,逼得屬於正國會的立委陳亭妃、余天、吳琪銘、莊競程、黃秀芳、陳歐珀、陳秀寳、蔡適應發表聯合聲明,駁斥國民黨人士指稱他們不支持振興券的說法。

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受訪時坦言,黨團對於發放五倍券不要付現金的聲音比較多,希望政院應該雙向溝通,不要只跟少數幹部說明。由於2022年即將迎來縣市長選舉,綠營內部有意爭取大位的人已開始佈局,勢必再掀茶壺內的風暴。

行政院去年發行的三倍券,行政院提供。圖/行政院去年發行的三倍券,行政院提供。

民眾需要振興還是紓困?振興得靠消費刺激景氣

在野的國民黨對於五倍券也很有意見,希望政府直接普發現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就認為,與其耗資20多億元列印振興券,不如發放現金,民眾最有感。國民黨籍議員徐巧芯則認為,「振興」也應考量小型店家的現金週轉問題,像是小吃店、早餐店,每天的食材成本、房租、水電都是要用現金支付,若店家收到振興券還要兌換成現金,無法馬上使用,依舊增加小型業者的週轉負擔。

不過,許多政治評論員與網友細算,20多億元的列印費發放台灣2300多萬人,每人只能拿到100多元,數額並不相符。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振興券是券,必須消費才能創造價值,「等於是讓雨水下在集水區一般,這是振興券跟發現金不一樣的地方」;律師呂秋遠也在臉書談及此事,點出五倍券的目的是振興經濟、刺激景氣,不是救貧、救急,「一定時間內要花完,而且不可以存下來,還能讓商家玩花樣增加更多消費,現金的功能是做不到的」。

疫情趨緩後的振興券發放方案,蘇內閣勢必順應民意,以免讓美意變了調;不過因為振興券席捲而來的政治風暴,或許只是序幕,為了爭取表現,朝野對於政治佈局導致的紛亂,還會因為各種議題持續上演。

不少餐飲業者都受到疫情衝擊,池孟諭攝影。圖/不少餐飲業者都受到疫情衝擊,池孟諭攝影。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政策觀光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為何這些國家紓困不排富?背後用意比振興經濟更重要!
走過封城六個月的盧森堡,如何開放餐廳同時兼顧防疫?
餐廳開放內用民眾怎麼看?從聲量看支持、反對網友兩派論戰!
郭逸

郭逸

《遠見》資深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