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視角】

東南亞疫情後經驗借鏡台灣,企業品牌力該從物流開始!

東南亞疫情後經驗借鏡台灣,企業品牌力該從物流開始! Unsplash by Claudio Schwarz。
作者:江鑑城
日期:2021-06-02

疫情再起,認識的朋友都不免相互關心慰問,當業界朋友問我對我們公司影響的時候,除了感謝,我會跟他們分享:「對於我們,我們從疫情一開始,就是跟著馬來西亞的疫情對戰應變。」

過去一年身在台灣的我們真的很幸運,反觀馬來西亞,已經歷3次全國進入全面「鎖國」「行動管制令」(Malaysia Movement Control Order、MCO)的施行,近期面對疫情再起,單日確診人數又開始飆高達到6,000 ~ 7,000人,全國確診人數也突破52萬,對於協助品牌跨境到馬來西亞的我們,是帶著品牌到疫區打市場。

好物飛行提供。圖/好物飛行提供。

同樣也遭受疫情襲擊而造成當地市場面臨內銷困境,因而需另外探索生路的還有日本與南韓。從去年開始,陸續有日本、南韓的品牌看到我們深耕出馬來西亞華人市場,因此與我們接洽,並透過我們的商模進行跨境生意,透過好物飛行跨境至馬來西亞的品牌,國外品牌也從不到5%成長到30%,讓我深刻感受到,即便面臨嚴峻疫情,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反而更顯現出充沛向外拓展的動能與決心。

好物飛行提供。圖/好物飛行提供。

馬來西亞政府為了不造成人民恐慌,在MCO上很早期就宣布電商與物流服務不受此限,因此上網消費人數激增。對於我們而言,面對著是跟Shopee與Lazada在疫情下做更激烈的競爭,我們需要提供消費者在我們平台上更好的消費品質與保障。在這之下,物流相對而言是我們得佈局的投資。

好物飛行提供。圖/好物飛行提供。

物流的服務會影響到兩層品牌價值,第一個是商品在跨出海外時的價格競爭力,在網購市場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貨比三家」與「物美價廉」是放諸四海皆同的心態,但往往昂貴的物流成本讓再好的商品也進不了購物車中,因此可以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成為品牌競爭力之一。商品一旦進了購物車後,消費者希望火速可以收到的期盼,如果無法被滿足,往往造成跨境生意上的窒礙:貨品沒到、海關卡貨、貨品抵達時情況不佳,消費者客訴處理不當,網路負評嚴重影響品牌形象。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好物飛行提供。圖/好物飛行提供。

當日本與韓國品牌與我們接觸的時候,評估的會是整套從銷售平台到國際物流,以及馬來西亞當地准證、配貨與客服的資源,過去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讓他們知道真正做生意的秘訣。

與台灣一同抗疫的同時,我們前進東南亞的經驗告訴我們,危機是最好的轉機,疫情絕對是中長期抗戰,從日本韓國品牌的做法,也許可以成為台灣品牌的借鏡,企業朝向海外佈局將會是台灣品牌從現在起必須思考的課題。

👉加入城市學FB官方帳號,即時追蹤最更多城市議題!

關鍵字:國際觀點產業脈動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東協視角】在馬來西亞衝電商,你必須顧好粉絲的「私訊」!
向南走、怎麼走?台灣品牌要有的跨境電商準備
解決跨境電商痛點,關鍵在取得消費「資訊流」!
江鑑城

江鑑城

好物飛行執行長,曾在青創總會(現更名全國創新創業總會)負責中小企業的國發基金專案,2015年創辦鎖定馬來西亞女孩的台灣跨境購物網站 HaWooo , 目前在馬來西亞擁有30萬會員,每年服務逾300家品牌客戶,堪稱台灣電商產業的「南向」成功標竿。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