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 (Nikkei Asian Review) 報導,5 年前,日本研究機構估算 2021 年會有近 87 萬名新生兒,且預計日本未來十年內不會跌破 80 萬大關,但一場疫情讓許多人推遲結婚與生育,新生兒人數迅速暴跌。
截至 3 月的一年,日本總出生人數比去年下降 4.7%,只有 85 萬多人,這種趨勢可能使日本出生率今年就跌破 80 萬大關,下降 8% 是自 1966 年暴跌 25% 以來最大跌幅,日本人心中的 60 年一次詛咒似乎正在發生。
這是日本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嚴峻里程碑。報導指出,疫情初期受災地區最不願意生孩子,東京出生率下降 14.1%,大阪和京都出生率下降 9% 以上。SMBC 日興證券預期,新冠病毒的出生率下降可能會減少日本經濟增長率 0.1%~0.2 %。
日本出生率多年來一直在下降,但是疫情期間,原本有計劃生育的婦女擔心病毒感染,以及不能陪產等限制不敢現在生育。一項調查發現,原本計劃生第二胎的媽媽,有三成決定推遲生育或放棄生育。
去年一年結婚人數也下降 16%,估計 2021 年出生人數將繼續下降。第一生命研究所預計,今年日本的出生人數將下降至 76.9 萬,到 2049 年,日本的人口將降至 1 億以下,比政府所屬智囊團的預測提前 4 年。
不只日本人不敢在疫情期間生孩子,全世界也都在重新考慮。根據去年 12 月與今年 1 月數據,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出生率比去年同期下降 10%~20%,某些地區甚至更高,義大利去年 12 月出生人數年減 22%。
亞洲國家也一樣,今年 1 月香港出生率比去年同期大減 56%,即使去年幾乎沒有疫情的台灣,今年 1 月出生率也下降 23%。台灣、南韓和日本已經陷入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齡化的困境,南韓與日本分別下滑 6.3% 和 14%。
許多國家都在想辦法扭轉趨勢。台灣是加碼育嬰留停補助及各種津貼,義大利將從今年 7 月開始向每個孩子每月發放約 250 歐元,一路發到孩子 21 歲。
過去戰爭、經濟蕭條和自然災害後,嬰兒出生率都會回升,隨之而來的是嬰兒潮。但令人不安的是,專家認為,新冠病毒大流行不會遵循這種模式,人口迅速老化,將為來不及應變的社會帶來龐大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