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感染擴散!超級傳播者出現,地方政府有權封城嗎?

社區感染擴散!超級傳播者出現,地方政府有權封城嗎? 臺北市在萬華地區大消毒,台北市政府提供。
作者:陳布萊
日期:2021-05-13

新冠肺炎攻破社區防線!面對連續爆出不明感染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首度承認台灣進入「社區感染」,並將防疫警戒提升到「第二級」;沒想到,事隔一日,12日爆量的16例本土病例,甚至還有超級傳播者,掀起國內恐慌。

超級傳播者!獅子會前會長病毒量超高 群聚累積20人確診

疫情指揮中心13日再公布新增25例新冠肺炎案例,其中,本土個案13例。在新增的13例個案中,9例與案1203的新北某獅子會前會長群聚有關,與該案群聚確診者目前累積20人;另外4例則與台北萬華茶室女染疫有關,其中有1例感染源待釐清,但應與萬華有地緣相關性。

指揮中心指出,與新北某獅子會前會長群聚有關者,包含案1245、案1246、案1248、案1250、案1251、案1253及案1255至案1257等9人,為7男2女,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有4人無症狀,5人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5月11日。

取自衛福部疾管署。圖/取自衛福部疾管署。

疫情升級為社區感染,地方政府可以自己封城嗎?

由於不斷爆出本土病例,各界高喊防疫升級,還有地方首長提出要「封城」,但都被指揮中心「擋下」。除了沒有符合風險標準,背後更大原因就在於,第三級警戒帶來的經濟衝擊實在太大。而且若真的要封城,不但要經過中央同意,也需要出動國軍支援。

封城後,市民生活將受到嚴格管制,除非有特殊工作、民生、就醫等需求,僅提供基本維生設施如醫療、必要交通運輸等,其他都會嚴格管控,民眾也非每天都能外出。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自諾富特飯店染疫案爆發以來,台灣一個一個滿足條件,讓陳時中終於脫口,台灣進入社區感染階段,抗疫工作進入新的階段。

根據定義,社區感染需滿足4個要點:
1.確診病例無法找到傳染來源。
2.本地感染個案數已遠超過境外移入感染個案數。
3.已經出現持續性的傳播鏈。
4.有廣泛發生的群聚感染事件。

其實,中央針對「社區感染」已經有詳細的應對原則方針。主要應對策略在於「限制範圍」,分階段進行包括區域檢疫、加強公眾集會感染控制或取消公眾集會活動、加強大眾運輸工具之感染控制、校園防疫、關閉公共場所等,把社交範圍限縮到最小,限制病毒流竄、延緩疫情高峰。

但若確診者、不明感染源不斷增加,代表社區內已有多條傳播鏈,為避免疫情失控,政府將祭出強制手段,包括區域封鎖圍堵、國內旅行限制等,一方面限制民眾外出降低感染風險,一方面把疫病限制在特定區域,避免再向外傳播,阻斷傳播鏈。

台北市萬華區進行大消毒,台北市政府提供。圖/台北市萬華區進行大消毒,台北市政府提供。

第一階段:出現境外移入導致的零星社區感染病例

為了要阻絕疫情進一步蔓延,首要之務便是阻絕擴散。搭乘大眾運輸工做、出入人多擁擠公共場所時,需全程配戴口罩。同時也需取消或延後非必要、非特定對象、活動形式等,有密切接觸的集會活動。

此外,各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需執行實聯制、體溫量測、保持社交距離、酒精消毒等防疫措施。

第二階段:出現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病例

在此階段時,社區出現不明感染源本土病例,首先會約束KTV、夜店、酒吧、夜總會、遊藝場等「非維生娛樂場所」落實防疫規範,保持社交距離、全程配戴口罩、實施人流量管制、禁止有呼吸道症狀者進入等,並針對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必要時可勒令停業。

同時,室外500人、室內100人以上之活動停辦。若需進行集會,必需確保維持安全社交距離或全程配戴口罩/使用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量測體溫、消毒、人流管控、動線規劃等,否則應暫緩舉行。

但在約束店家的同時,政府也需針對受影響的行業別進行紓困,透過獎勵或賦予標章的方式,協助願主動配合政策、強化店內消毒等防疫措施的店家,吸引信任店家、注重安全的顧客上門。

COVID-19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圖/COVID-19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第三階段:單週3例以上群聚事件,或1天新增10例以上不明感染源病例

而若單周出現3個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單日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的本土病例時,將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此階段代表病毒已經在社區內蔓延,需在既有基礎上做「圍堵」。其中,最大關鍵在於「不明感染源」難辨,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必需透過圍堵手段避免有漏網之魚。

民眾外出時需全程佩戴口罩,並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之聚會。在公眾場所部分,除了保留維生所需的如超市、藥局,以及秩序維持、必要性醫療及必要性公務場所外,其餘非維生之公共場所需關閉。同時,針對發生群聚社區民眾進行擴大篩檢,「限制該處民眾之移動」,檢測陽性個案送醫院隔離治療。

發生群聚的社區,如需執行「快速圍堵」,該地點居民無論是否有接觸史,皆需配合進行病毒篩檢,且不得任意移出圍堵區,特殊狀況可考量准予離開,例如篩檢陰性且觀察滿14天。並停止所有聚會活動或是停課。

第四階段:本土病例每日確診超過100例、半數為不明傳播鏈

而若本土病例快速增加,且在社區發生多起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就會進入「管制期」,此階段將嚴格、大範圍進行區域封鎖,阻絕傳染鏈擴大。

此階段民眾將不得任意外出,僅能在指定時間外出進行採買、看病,必要之工作需求則不在此限。只保留最低限度人員維持社會基本運作,如維持秩序、醫療、維生、公務等場域,將繼續運作,其餘場所全面關閉。

針對疫情嚴重的區域,以鄉鎮市、縣市層級為單位,實施區域封鎖,設立明確封鎖線、管制人員進出,且民眾需留在家中不得外出。

另外,也不排除會實施比現行「隔離14天」更長更嚴格的管制。若有疑似症狀者,電告1922後即送強制隔離,藉由家戶封閉及個人社交封閉手段,斬斷傳染鏈。

防堵疫情,地方政府的權責為何?

從中央的指引方針來看,在第二階段就賦予地方政府在防疫前題下,能視情況關閉特定場所,如近來的案例不斷增加的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便宣布八大行業暫停營業,13日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勒令萬華172家清茶館停業,但背後衝擊的經濟層面是以「億」計算的龐大數字。

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八大行業,新北市政府提供。圖/新北市長侯友宜視察八大行業,新北市政府提供。

若進一步提升到第三級警戒,將只保留維生、秩序維持、醫療及公務等,必要性服務,其餘營業及公共場域關閉,雖然陳時中表態其中有「彈性」可以靈活運用,但對經濟的衝擊仍非同小可。

關鍵字:政策地方醫療衛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史上首次!疫情大爆發,北北基桃新竹八大行業全部關閉
為何印度疫情完全失控?科學家早預見:長期空汙是肇因
防疫旅館成群聚溫床!中央地方踢皮球,諾富特風暴誰該負責?
陳布萊

陳布萊

城市學特約記者。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