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書店先行者!李敖、陳映真都來這找書

寧願斑駁也不裝修,唐山書店留下台灣舊時光

寧願斑駁也不裝修,唐山書店留下台灣舊時光 唐山書店是台灣獨立書店先行者,陳隆昊更在2016年榮獲「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作者:馮紹恩
攝影:池孟諭
日期:2021-03-05

向來被認定是小眾文化的獨立書店,逐漸成為城市新風景。台北唐山書店早在38年前便開風氣之先,現在,更因著「獨立書店先行者」「台灣獨立書店之首」美譽,吸引不少文壇名人和愛好者朝聖。 

順著不起眼、小又狹窄的樓梯來到台北公館地下室,映入眼簾盡是各式各樣的講座海報。

唐山書店的由來,全和負責人陳隆昊早年經驗有關。

陳隆昊讀書時,同鄉在台北的公館開了南天書局,請他去當工讀生,幫忙做了三年,「當時書很好做,忙得沒日沒夜,他校長、我撞鐘,」結果同班的八個人中,七個都陸續畢業了,他卻連畢業論文都還沒寫。

陳隆昊只好停工專心寫論文,畢業服完兵役後,面對兩個選擇:出國或就業,後來選擇走入出版業。

單挑人文社科經營,李敖、陳映真都來找書

當時,開書店利潤相當高,因為早年沒有版權的觀念,都是販售英文的翻版書(盜版)為主,幾乎是無本生意,直到1990年代美國以《301條款》相逼,台灣才開始重視版權。

他也決定另闢蹊徑,專放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書籍,全因過去就讀相關科系時,有感於專書搜羅不易,便想開一間造福廣大學子的「專業書店」。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進下唐山書店的階梯,宛如走入時光隧道。圖/進下唐山書店的階梯,宛如走入時光隧道。

因此,他意外打開一道專屬人文領域知識份子的大門。

❝「李敖、陳映真、蔡詩萍,還有許多當初還在念書的學生,如今當了教授、院長,還是繼續來找書,」❞

有別於當時的書店走大眾路線,唐山書店專賣人文社會領域的書,像是年鑑學派學者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社會學者皮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書籍,雖小眾卻聚焦,陳隆昊從不擔心銷量。

1980年代,適逢該領域的留洋學者歸國潮,唐山正巧抓到對的時機點。

像這樣專挑一類書的風格,成為台灣如今獨立書店的濫觴,更讓陳隆昊2016年獲得「第40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

30多年來,唐山書店的書架、地板都顯露歲月痕跡,甚至老舊斑駁。陳隆昊也曾考慮裝修,但成本費用高昂,且擔心間接引起漲租效應而打消念頭。

於是,他轉換角度思考,歐美各地正興起保存老物品的浪潮,未來,這些痕跡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唐山亦同,正因「假戲真做」,得以保存台灣舊時書店的面貌,讓人緬懷。

燃燒自己,照亮人類文明的瑰寶

今日出版業經營不易,著眼於如今書店的困境,陳隆昊仍堅持出版學術研究的書籍,並和有志之士成立了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聚在一起「取暖」。

當被推舉為協會的理事長時,陳隆昊也勇於承擔,「也好啦,我人生最後的燭光,就繼續奉獻給書店吧!」

期盼獨立書店能在當今出版業的寒冬中,成為照亮人類文明的一支閃亮燭火,不輕易熄滅。

唐山書店
創立時間:1982年成立出版社,1984年成立門市
特色:台大公館「溫羅汀」書店聯盟一員,外界稱為「獨立書店之首」「獨立書店先行者」

關鍵字:旅遊美學地方文化復興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選到錯的書,才是浪費錢!
【魚夫專欄】從前重慶南路的喫茶趣
獨立書店「浪漫死」:沒了他們、生活會更好嗎?
馮紹恩

馮紹恩

記者。本為歷史人,誤打誤撞入了媒體的門,現在是一個待在台北快十年都要忘記自己來自高雄的假台北人。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