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座石城,左營舊城護城河12年後終通水

台灣第一座石城,左營舊城護城河12年後終通水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作者:中央社
日期:2020-11-02

有「台灣第一石城」之稱的高雄左營舊城東門,走過颱風崩塌災害,護城河睽違12年再度通水啟用。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到場為護城河注水,期盼左營舊城成為高雄觀光新門戶。 

國定古蹟左營舊城東門城牆是台灣第一座石城,民國97年因颱風豪雨崩塌,雖經修復,但因護城河並未同時加以補強整治,民國105年再次因颱風豪雨崩落。在獲得中央補助的「見城計畫」啟動後,一併修復護城河與城牆,護城河才能在12年後再次通水。

高雄市文化局上午舉辦「再現舊城東門風貌」護城河通水典禮,文化部次長蕭宗煌、陳其邁、高雄市副市長史哲、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與多名高雄市議員及里長到場,共同持竹筒為護城河注水,象徵通水綿綿不盡。

陳其邁致詞表示,他民國94年擔任高雄市代理市長期間,曾關注左營舊城護城河改造通水事宜,再任市長恰好見證護城河通水重生。他感謝左營多名里長及工程團隊齊心努力,讓城池風貌得以重現,並希望左營舊城帶領市民改寫高雄未來百年歷史。

高雄市長陳其邁(中)到場為護城河注水。高雄市政府提供圖/高雄市長陳其邁(中)到場為護城河注水。高雄市政府提供

護城河通水重建了歷史現場跟原來的水系,早期水源從高屏溪、曹公圳接蓮池潭,再通凹子底,最後流入愛河,市府希望重建水系,希望未來有水後,護城河能跟古城互相輝映,讓左營舊城成為高雄觀光新門戶。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高雄市自民國106年起推動再造歷史現場的左營舊城「見城計畫」,今年適逢高雄設州改制百年,眾所期盼的護城河睽違12年再度通水,不僅代表舊城完成首個主要歷史再造工程,也再現台灣第一石城水岸風貌。

文化局指出,開放左營舊城東門段場域只是第一步,北門段及鎮福社修復工程也將於明年完成,西門段城牆遺構修復、五段殘蹟修復、南門廣場營造與東門銜接計畫工程、勝利路空中馬道串接工程也將於民國113年間陸續完工,盼與中央攜手完成。

更多政策解析、城市發展,請訂閱《城市學》不定期專題企劃!

本文轉載自2020.11.2「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關鍵字:地方南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高雄最有錢的里在哪?不在新興、也不是左營
3萬多失智人口!高雄成立首處「失智症照顧專區」
「打狗」更名百年,高雄市長陳其邁如何掌舵港都?
中央社

中央社

中央通訊社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面對數位時代的挑戰,期待運用創新科技,開創大未來。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