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則新聞刺痛台東人的心:「誠品要走了。」今年受疫情影響,誠品已收掉10間店,以台東店跟敦南店的關閉引發最多迴響。
時間拉回2007年10月,誠品在「台東故事館」正式開幕,由時任誠品副總經理的吳旻潔(現為董事長)代表出席。但是撐了13年,台東誠品店還是選擇在今年4月底結束。
圖/台東誠品4月底結束營業。台東縣政府提供
這件事對台東民眾來說,相當震撼,許多人打電話到縣府表達關心。縣長饒慶鈴為此更數度解釋,4月17日在臉書寫下:「誠品的離開沒有對錯,乃因緣不俱足。」
如今,改由「左岸生活設計」接手打造、和縣府簽下長約的台東故事館,又在9月底重新敞開大門,彌補了台東人心底的遺憾。
定睛一看,新館變身後變得更加明亮,一樓明淨的玻璃窗內透出不少翠亮綠意,而白黃色調的溫暖燈光,像是一句無聲的「歡迎回家」。
圖/全新開幕的台東故事館。
推開大門,左邊滿是漂亮的植栽,一樓右側則有書架、裝飾古董跟藝術展演空間。步上二樓,書就像一格一格的「餐點」,散布在座位間,這裡有咖啡廳、親子閱讀空間跟多功能教室。左岸生活設計讓這更像台東人的愛巢,重新安撫在地人的愛書心情。
為什麼誠品的離開,會讓台東人宛若「失戀」?擁有一家書店,真的這麼重要嗎?
「台東跟花蓮差在哪?我們有誠品、花蓮沒有。」這是很多台東人介紹故鄉時常說的玩笑話。誠品選擇駐留台東,對以往平靜又貧瘠的台東,可說是走路有風。
當地長大的作家徐慶東回憶,台東故事館是他從小看到大的精神象徵:「它的前身是地政事務所,旁邊原先是稅捐處,也就是俗稱的『洞洞館』,」對很多老台東來說,這兩棟建物不僅充滿古意,更在心中種下美的種子。
圖/台東資深作家徐慶東。
後來誠品進駐台東故事館,徐慶東開心極了:「建設可以讓城市進步,但文化可以讓城市變得偉大!」他認為,台東有了誠品,不僅代表榮耀,更是象徵地方文化的重要地標。
而對新生代作家周紫宸來說,和誠品的相遇,宛若一場和文學的戀愛。
高中時,她一踏入誠品,立刻被許多文學著作深深迷住,宛如接受一場精神上的洗滌。「接觸到文學類的書,像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張愛玲的《小團圓》,我第一次感受到,這裡跟學校圖書室有多麼不同!」
爾後,周紫宸的創作起點,就是在這遇見有著漂亮藍色封面的泰戈爾詩集《飛鳥集》,「泰戈爾的語言跟想像世界,具有神話般的色彩,跟我對台東的感覺很像,」當天回家,她生平首次提筆寫作,「盯著一大片空白紙,超想寫些什麼,但不知道怎麼寫?」她笑說。
圖/左岸生活設計總經理黃秋萍。
若比喻台東與誠品的緣份,就像談了13年的戀愛長跑,故事的盡頭,不是結婚、就是分手。
周紫宸直說,誠品的離開令她悵然若失,「你在這邊突然就要走了,那我回鄉要去哪裡?」每當她回台東,最常做的事,就是在誠品耗上一整個下午。不久前得知誠品要關,她連續兩晚都輾轉難眠。
「誠品的離開讓我很震撼,」同樣不捨的徐慶東能夠理解,儘管誠品灑下閱讀的種子,但同時也面臨經營壓力。若台東人沒有「奉養」這些書店,文化空間的確不易存活。
職權上負責台東故事館的縣府文化處長鍾青柏透露,為挽留誠品,縣府曾付出許多努力,如砸下650萬元整修房舍,可惜仍是徒勞。
身為台東人,鍾青柏由衷感謝誠品陪伴台東走過13年,也跟誠品保持彼此不說惡言的默契,就像戀愛談到最後,希望雙方能好聚好散。
圖/台東新世代作家周紫宸。
然而,誠品不是什麼都沒留下。
它種下的閱讀種子,近年蛻變成民眾在生活美學跟日常品味的追求,誠品不僅是台東的一間書店,還是市民們的「公共空間」。
周紫宸觀察,過去有母親會帶小朋友來讀童書、有阿姨帶著寫生簿畫畫,「大家都來看書、不買書,像圖書館的學習資源中心。」
徐慶東則認為,誠品終究是一間都會型的商業書店,雖然努力策劃許多在地作家、藝術家的座談,但那僅是書店行銷一環,並沒有萌芽出屬於台東的文化風格。
圖/台東故事館將有許多免費的公共空間,比如二樓的親子閱讀區,家長可以帶小朋友來看童書同樂。
經過誠品的多年薰陶,如今台東民眾要的不僅是一間書店,而是一扇開啟台東在地文化的大門,這也是地方藝文人士對即將接手的左岸團隊,最深的期許。
在四個多月的空窗期裡,台東故事館曾經歷二次流標,最終才由左岸取得經營權。
鍾青柏解釋,為要確保接手團隊運作順利,縣府選擇站在公共財的角度看待故事館經營,希望這片空間具備一定公共性,加上考量誠品之前的困境,民眾看的多、買的少,因此便把租金調降近半,減少營運團隊壓力。
圖/台東縣政府文化處長鍾青柏。
為何左岸能夠脫穎而出?鍾青柏分析,「第一印象就是務實,他們提出明確的財務報表,不打高空,也提出經營上會碰到很多狀況,誠實地跟我們說,這個地方不會賺錢。」
這般務實態度,來自左岸生活設計母公司,經營台北草山行館、宜蘭縣神農青舍的「力譔堂」。「我們會依不同建築、民眾需求跟城市性格規劃,」總經理黃秋萍坦承,要損益兩平,「樂觀估計至少6~8年。」
既然連誠品都待不住了,為什麼還要來爭取?黃秋萍談起了經營策略,她認為台東故事館不是一間書店;而是多角化經營的「故事館」,除了賣書,今後也希望透過像是二樓餐飲、場地租借等管道,達成收支平衡。
圖/重新出發的台東故事館,經營策略也有所調整。
而為便利地方民眾,左岸也在館中規劃許多免費服務,比如一樓免低消即可入座,二樓親子閱讀區域也不收費,家長可以帶小朋友來看書、參加活動。公司也會按縣府期待,每年舉辦至少75場藝文活動,維持地方文化熱度。
更特別的是,台東故事館請來有豐富經驗的餐飲職人簡志勳,將一樓原先星巴克空間規劃為「溫度釀製所」,白天販售日式早午餐;晚上用無國界餐點和紅白酒吸引中高階顧客,「讓一個女孩子來這喝酒,可以輕鬆又安全。」
在10月初的兩個連假,黃秋萍看見不少民眾拿著書到櫃檯排隊結帳,當店員告知因為開幕活動有折扣時,不少顧客卻異口同聲說:「想用原價來支持我們!」令黃秋萍無限感動。
誠品是走了,但重新出發的台東故事館,依舊值得走一趟,體驗這裡的悠閒典雅,感受不同於以往的特殊氛圍。
圖/屬於台東的文化故事,即將譜寫新的章節。
新台東故事館
成立時間: 建於民國52年
經營團隊: 誠品 (2007.07.02至2020.04.30) 、 左岸生活設計 (2020.9.01至2030.06.30)
書籍數量: 現約4000冊
經營策略: 販售多樣商品,結合餐飲、 多元藝術課程及空間租借服務, 一年至少有75場藝文活動